「我經常覺得自己像是個局外人,像是在魚缸內隔著一層玻璃看著其他人在講話。」曾經是政治犯施明德女兒的施又熙緩緩地說。二○一九年十二月十日,美麗島事件已經四十周年,威權體制遺留的政治暴力卻仍是現在進行式,白色恐怖受難者與家屬所承受的集體創傷尚未治癒。
政治受難者後代也是準受難者
施又熙曾多次在受訪中提到,施明德被捕當天,學校的訓導主任在升旗典禮上熱烈宣布這個消息,全校當下歡聲雷動,她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矛盾:「父親被抓到了,全世界都在放鞭炮。」隨後她卻被訓導主任叫上司令台,公開揭露她就是施明德的女兒,從此承受同學指指點點。
台灣社會經歷超過四十年的威權統治,上萬名異議分子遭到壓迫,意味著有成千上萬個家庭曾遭受不可逆的政治傷害。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指出:「政治受難者後代也是準受難者,他們經歷的苦難不會比其他人少,所遇到的歧視和排擠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具有心理諮商背景的促轉會專任委員彭仁郁表示,她過去在臨床經驗中發現,政治受難者家屬擁有獨特的生長經驗,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隱約意識到家中難以名之的特殊氛圍,也可能是直接經歷高度緊張的親子互動。
彭仁郁說,政治受難者後代經歷創傷,卻感到孤立而無法向他人訴說,他們最大的疑惑是:「此刻所承受的痛苦是個人問題,還是歷史加諸的集體經驗?」因此他們很需要和其他受難者後代「聊一聊」,除了和自身對話,也開始嘗試與外界溝通。
國家有責任退讓出對話空間
政治受難者後代、藝術家蔡海如是這樣走過來的。一四年,她邀請一群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女兒共同創作,舉辦「喬.伊拉克西的鏡花園」藝術展,透過瞭解彼此的經驗,掀開源自國家暴力與社會外力滲入家庭內部的影響。
蔡海如提及自我探索的過程仍難掩激動。十年前她首次向政治犯父親詢問案情時,父親竟瞪著眼睛說:「你是調查局的喔!」讓她當下起了雞皮疙瘩,嚇得不得不關閉叩問的門窗,只能偷偷摸摸地搜尋其他受難者的故事,補遺家中噤聲的話題。
追尋的過程磕磕碰碰,滿是傷痕。蔡海如回想:「我找到受難者陳英泰的部落格時留了一則私密留言,沒想到他竟公開回應,把我和父親的名字都寫出來,甚至留下電話要我直接聯絡。我當下嚇得關上電腦,感覺自己『跑無路』。」
蔡海如的第二次追尋,是在YouTube上看到受難者葉雪淳製作的電子樂與動畫,因為心生佩服而前往留言,沒想到前輩竟然直接打電話給她的父親。直面父親的過往,總是觸動她從小壓抑的情緒。「我見到陳英泰時,只是一直哭,這才發現儘管已經是一個成人、一個媽媽,碰到這種狀況依舊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