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中的文化心理糾結
群體認同
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必要的群體認同是自我定位,社會生活的必要。不論政治心理學家將民族主義視爲主要是群體認同的自尊或自大的來源,族群衝突研究指出:極端的民族主義 (或群體認同)常常有轉換為自視優越,鄙視外人, 甚至形成一種對 「異己」 可以爲所欲爲 (entitlement)的心態。在我看來,大陸某些(也許是對香港缺乏切身經驗的人士)對香港問題的情緒反應,可以理解,但是正處於這種危險狀態的邊緣。
被害情結
與族群認同息息相關的被害人情結是俯首皆是:中國大陸的:「中國人站起來了!」,「百年恥辱」,「民族復興」。在台灣社會則可以聽到:「外來政權」,「白色恐怖」, 「高級外省人」。很多被害人情結并非與事實不符,重要的是在試圖化解族群衝突之時,理解其存在,提防其負面效果。
心理投射
「骨肉同胞」, 「兩岸一家親」。這樣的呼籲當然是基於民族主義,無可厚非。問題是:這是心理學所説的:心理投射。也就是以爲自己的情緒, 一定也是對方的心理感受。但是在族群衝突的化解過程,對方的情緒才是關鍵。這也是傳統國關理論和紛爭解決研究的弱點所在。例如,資料顯示:當年朝鮮戰爭的各國決策有許多情緒上的決策錯誤。美國原來幾乎已從南朝鮮撤軍。但是,爲什麽對各國戰略價值撤軍前後沒有不同的朝鮮半島,卻有美國做一百八十度轉彎, 並動員聯合國干預的決定?一個決定性的理由是美國總統杜魯門相信 (情緒)美國不能示弱,否則今後絕無威信。事實上,當時的蘇聯及中共的判斷是基於朝鮮對美國的戰略價值, 並沒有以爲美國不會重回南朝鮮是因爲軟弱。換句話説, 美國決策者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對方頭上,根本是無中生有。
值得注意的是:情緒只能化解或培養,感覺無法命令或要求。我不能命令別人愛我或信任我, 我最多只能理解別人的情緒,設法培養別人 (或對手)對我的積極情緒。總而言之,就像大陸無法 「命令」 香港所有人根據自己的標準 「愛國」, 台灣也不能 「要求」 中國大陸的民衆,切割對台灣問題的看法和某種程度的被害情結。
預設立場
例如:中共說:在承認一國的共識之下,什麽都可以談。什麽是自己潛意識中的 「一國」 呢?詳究之下,更正確的陳訴或命題應該是:「在承認目前體制的一國框架條件下,其他議題都可以談。」 什麽都可以談, 的確是願意談判的前提要件。什麽都可以談, 既不代表也不要求什麽都可以同意,只是表示願意聆聽考慮的談判心態,沒有這種心態,即不足以調動談判的意願。衝突雙方必須走出原先的敵對意識和預設立場, 才有開始對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