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今(31)日召開「居住正義2.0」記者會,宣揚過去推動的政績及措施,並表示未來將推動為期4年的居住2.0計畫,以多元提供社會住宅、房市資訊公開透明、房地稅制改革整併、優先擴大弱勢照顧為4大重點方向,多管齊下。柯文哲也強調,打房戰略並不正確,而是應該設法抑制房價飆漲、提高國民所得。
柯文哲表示,今年台北市的社會住宅已開工8個基地,共3334戶左右,目前北市正在興建的社會住宅總共達11000戶,因考量整個北市府的容量,無法負荷好幾萬戶同時動工,因此未來也將維持每年皆有約10000戶在開工的狀態,慢慢朝目標前進。
柯文哲指出,在市府的協調下,北市已經沒有「釘子戶」,市府也會定期與建築師公會、不動產公會等專業團體,討論在行政上需要改進的部分。至於實價登錄,柯文哲強調,實價登錄必須與個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因此需要分階段實施,將從30戶縮小至10戶一個範圍。
至於房價問題,柯文哲說明,台灣的房屋所得比之所以高,其實問題在於國民所得太低,當台灣的GDP只有2萬3千美元,相對而言房價就提高,但如果只單看房價,香港、上海其實不一定比台灣更低,因此應該檢討過去20年來台灣的GDP成長太慢;柯文哲也提到,不認為打房戰略是對的,因為北市的房屋自有率達85%,大家不會希望自己的房價跌,正確的策略應是不要讓房價再飆漲,接著再花時間提升國民所得,房價和所得比才會慢慢下降。
另外,柯文哲表示,房子分為「住的」和「炒的」,如果民眾只擁有一間房子,且戶籍在此、也實際住在裡面,那就是生活必需品,可採取輕稅,因此從2020年開始,台北市率先全國,讓單一且自住的房子的房屋稅稅率從1.2%降為0.6%;但如果是擁有10幾間房子,就沒有理由繳納低稅,希望能立法提高擁有多戶民眾的房屋稅。
柯文哲強調,年輕市民難以負荷高房租、高房價,政府應要解決人民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以社會住宅來說,北市府的做法是對的、相當紮實,維持每年增開工3,000戶,慢慢往前進,這樣才是比較務實的態度和作法,而不是幻想一天突然就能蓋到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