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中國成都舉行的「中日韓工商峰會」,中國由總理李克強代表出席,日本是首相安倍、韓國是總統文在寅。會後三國簽署「未來十年三國合作願景」,具體內容包括守護自由貿易和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實現技術主導型合作及創新增長、深化環境領域合作及扶持醫療保健產業等。安倍還說,日中韓關係並非三國時代魏吳蜀的相爭關係,盼能攜手共築「新三國時代」。
這三國不是一直彼此之間都有糾紛爭吵嗎?想想去年日本與韓國不是突然爆發外界意料之外的「日韓貿易戰」嗎?韓國甚至氣到終止與日本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嗎?更早則是韓國佈署薩德飛彈,中國不是對韓國發動一波波的「經濟懲罰」嗎?還有中日也為釣魚台鬧得不可開交,民間抗議示威、抵制日貨,峰會上習近平「臭臉」對安倍。而中美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日韓則是美國在亞洲最是堅實的盟友,現在卻要一起與中國「送作堆」,豈不怪哉?
這應該就是國際現實,各國終究要尋找與面對自身最大的利益,面對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拳頭」日益增長的鄰居,周圍國家的經濟很難不被吸進去,更不可能與其切割,尋找進一步的經濟合作、找到友好的相處方式,或許對國家利益更佳。蔡政府如繼續以冷戰時期反共思維看世界,是否合宜甚或偏離現實過多,是該再想想。
最悲哀的是面對中日韓峰會達成共識,將積極推動3國FTA與RCEP如期簽署,學者憂心可能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經濟部在周五表示:「必須以差異化、高值化及具信賴度的售後服務,來爭取訂單與客戶」。
這是那門子的官話、空話?經濟部只能如此反應,既令人氣結更讓人感到悲哀,因為,如果繼續陷在現有政策環境中,台灣確實只能拿這種空話作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