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年改會」)分別於北、中、南、東舉辦分區會議,只能以荒腔走板,一無是處來形容;四場分區會議在倉促決定毫無準備下舉行,只想讓會議程序走完,更沒有任何實質幫助,如同在鐵籠內談改革,場內驚見刀鋒拒馬,將到場關心座談會的民眾排除隔離在外,使得場外發生鬧場事件不斷,這是能傾聽人民聲音的政府?將召開國是會議時間、場地一再改變,與會人員代表性不足問題,備受質疑的是黑箱作業!如今要對表達反對聲音的民眾絕食抗議漠視對待,筆者以關係人的身分曾親至台中場直陳年金改革意見書,但也未獲工作單位的轉達,對此個人亦深表不滿。面對如此重大的國家級法案研討,政府竟這般便宜行事、獨斷專橫、漫無章法、實為遺憾。
試想一個國是會議的召開竟是如此草率,場地一改再改,不是會議前早有評估及計劃?年改會召集人陳副總統表示:「為確保民眾安全,避免大型陳抗影響學測期間考場安寧及考生權益,並降低對商業區活動衝擊」等理由,又將更改會議議程、地點及程序。這不是欺騙要應付全國民眾知的權利,是蔡總統所說的「溝通、溝通、再溝通」?「傾聽、傾聽、再傾聽」?如此輕率行事,不知蔡政府究竟怕什麼、急什麼?以下針對「年改會」召集人副總統陳建仁所說「顯然不合理的」的十大盲點質疑現象,提出個人見解,並呼籲年改會勿成為政府假改革真鬥爭的工具。
一、對年金改革版本充滿預設立場,製造對立,規避政府責任
依「年改會」國是會議辦理計畫實施目的:「為推動年金改革,總統府設置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作為各界參與平臺,採取由下而上、資訊透明公開、民主參與的原則,透過持續的溝通及意見收集,以凝聚共識,研擬可行的年金改革方案。」試想一個正常的會議或研討會,是報告單位要有研討主題及會議版本、研究報告內容或各種方案研究評估等。若以研討會模式,必須由專家學者先提研究報告,應廣納各方所提版本,並結合與會人員建言。筆者觀察年改會召開了20次歷次委員會議及4場分區會議資料,初期即對年改會選派與會人員的比例及代表性問題,開始就爭議不斷,任由年改會不公平黑箱作業,針對參與人員的選擇性,在有預設立場的情況下進行討論,此外對真正想表達聲音的人也無從參與。
由年改會先前公布的會議內容,沒有任何年金改革方案版本,僅是就之前20次委員會議已討論的年金相關議題「給付、領取資格、基金管理、財源、制度架構、特殊對象、制度轉換」等議題再抄一次冷飯而已,對實質討論並無多大助益。因此,人民質疑的問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