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十月十三日午夜剛過,三十三歲的弗羅倫西奧.阿瓦洛斯(Florencio Ávalos)受困地底超過兩個月之後,被人用金屬艙吊掛上來,回到智利北部的乾燥空氣裡。其他三十二名同樣被埋在塌陷的聖荷西銅礦坑底下的礦工逐一被拉回地面,整個救援過程從當天晚上持續到次日。礦工們的妻子、情人、子女和堂表親戚都在臨時營地翹首以待,智利總統塞巴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與上千名媒體記者(註1)也在現場,等著迎接獲救礦工。而在附近的科皮亞波市(Copiapó),人們聚集在廣場手舞足蹈,齊聲歡唱智利國歌。車輛喇叭齊鳴,車裡的乘客往車窗外揮舞旗幟。全世界估計有十億人圍在電視旁收看救援新聞。
聖荷西礦坑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智利是世界最大的產銅國,二○一○年的銅礦收入占國家歲入百分之二十,二○一二年起,占智利全年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十五。智利豐富的礦藏是數百萬年來地質與氣候—也就是火山活動與極端乾旱—相互作用下累積而成。
科學家稱阿塔卡馬的中心地帶為「絕對沙漠」。那裡是貧瘠的岩石區,散發著蒼涼之美。白天裡,隨著光線變化,阿塔卡馬的沙子會先後呈現金黃、橙紅與鮮紅的色澤。而在陰影處,整個地貌是藍、綠、紫三色交錯。沒有樹木、沒有植物、一望無際的光禿大地向外開展,十足的火星景象。事實上,美國太空總署利用阿塔卡馬沙漠模擬火星,研究這裡的極端環境,演練在火星上尋找生命體或外星人的任務。太空總署的科學家設計的機器人探測車與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駛過阿塔卡馬地面,探測微生物與細菌。
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兩座山脈之間,西側是海岸山脈,東邊則是安地斯山脈。受到氣象學上所謂的雨影效應(rain shadow effect)影響,來自亞馬遜盆地的溼氣到不了沙漠中心:溫暖潮溼的空氣被擋在安地斯山脈的東側山坡,還沒來得及翻越山巔,就已經降溫冷卻。西邊來的溼氣多半也無法在阿塔卡馬上空凝結成雨水,因為寒冷的太平秘魯涼流(舊稱洪堡德洋流〔Humboldt Current〕)會形成「逆溫層」,溫度隨著高度增加,溼氣因而難以越過海岸山脈進入沙漠。
亞利桑那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胡立歐.貝坦古(Julio Betancourt)說:「你正好處在一個冬雨到不了、夏雨也下不來的關鍵位置。」那份乾燥悄悄爬進你喉嚨,也吸走你嘴唇與皮膚的溼氣。
每逢聖嬰年(El Niño)與反聖嬰年(La Niña),沙漠中的天氣型態也會改變,聖嬰年指的是聖嬰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的偏暖期。每隔幾年,溫暖海水會不定期流向赤道太平洋,海洋與大氣的交互作用,在全球引發一連串的天氣效應。聖嬰現象的偏冷期就是反聖嬰年,它帶來偏冷氣溫,牽動自身的天氣變化。而在阿塔卡馬沙漠,這些變化可能帶來降雨。即便只有極少量雨水,沙漠也會湧現生機,特別是緊鄰阿塔卡馬中心的外圍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