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華民國國民,健保卡不但可保你在國內就醫無礙,就連在海外就醫也有保障?這話雖不能說錯,但也不完全對。依照《全民健康保險法》的貼心規定,被保險人前往世界任一角落時,若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或緊急生育,都可在6個月內持相關單據回台申請醫療費用核退;惟基於公平原則,退費除須核實支付,還依每季國內健保特約醫院及診所平均費用訂有上限,與醫療費相對昂貴的海外地區相較,給付額度平均約25%。
健保自1995年開辦以來,就常居國人最滿意的公共政策之首;若要民眾票選隨身必備最重要的證件,除了身分證,多數人不作他想的答案多半都是健保卡。健保卡有多好用?根據統計,目前全台高達93%的醫院、診所,都是與健保訂有合約的特約醫療院所;民眾只要一卡在手,小自傷風感冒,大至可能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多只要負擔掛號及部分負擔的藥費,即可安心就醫。
不只如此,考量部分被保險人因工作、差旅、探親、旅遊等需要,或有必須頻繁出入國境的需要,期間難免衍生不可抗拒的醫療需求,健保還另外訂有《境外就醫申請核退醫療費用規定》,將健保的保護觸角伸向世界每一個角落。
境外就醫並非「申請就給」 範圍、額度全都有規範
既然如此,為何要說「中華民國健保卡全球通用」這句話並不完全對呢?關鍵在於無論是否常有出國需要,被保險人依各項收入總合分級後,其繳納的保費都是一樣的,故所謂境外就醫之醫療費用核退,也有不少範圍及額度限制。以不可抗拒的緊急醫療需求定義而言,一般的傷冒、拉肚子、慢性病治療及健檢等,顯然都不在緊急醫療之列;更甚者,即使項目符合規定,例如意外傷害、急性過敏且呼吸窘迫、持續抽搐、胸痛且收縮壓≥220mmHg,以及非計劃性緊急分娩等就醫需求,給付額度也訂有上限。
根據健保國內特約醫療院所平均費用,公布2020年1至3月最新一季的境外就醫健保給付上限,無論民眾在海外就醫的實際花費有多少,健保每次門診給付上限只有978元、急診每次給付上限2916元,住院部分每天給付上限5618元,每次住院最高給付3萬9000元,全年境外住院最高給付則為6萬5000元。
上述給付條件到底能夠cover多少民眾境外就醫的花費呢?根據2018年統計,健保署全年總計接獲民眾境外就醫核退醫療費申請案15萬4350件,最終受理9萬0314件,比例58.5%;總申請金額16億6618萬3436元,實際給付4億3216萬3673元,比例25.9%。
(延伸閱讀:海外就醫給付額只有一點點?一探健保的「雨天借傘式」救急服務)
境外就醫中國居冠 費用核退得經海基會驗證
若依民眾境外就醫之國家論,亞洲尤其是與我一海之隔的中國,無疑占最大宗,2018年亞洲地區案件總計9萬7716件,其中中國就多達7萬2116件,占全年總案件數比例46.7%,更占亞洲案件數比例73.8%。惟中國與我關係微妙,民眾在對岸就醫欲申請健保醫療費用核退,須先持收據正本及診斷書在大陸地區公證處公證,公證書正本再通過國內海基會的驗證,才能向健保署提出申請。
正因中國是國人最常發生境外緊急醫療需求的國家,偏偏其申請程序又最為煩雜,民眾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無法被受理,影響所及,2018年總計7萬2216件申請案中,健保署最終受理案件數僅3萬6412件,比例50.5%,堪稱全球最低;所幸當地醫療平均花費與國內差距不大,故總申請金額4億6331萬1793元,實際給付1億7557萬0859元,比例37.9%,總算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