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伊朗學者的冒名舞弊及國立大學主任秘書的變造論文

2017-02-11 06:50

? 人氣

德黑蘭大學校園內,到處可見代寫論文的廣告。(劉任昌提供)

德黑蘭大學校園內,到處可見代寫論文的廣告。(劉任昌提供)

德黑蘭大學校園內,到處可見代寫論文的廣告,四周街道更充斥舉牌招攬代寫論文交易的畫面。這個現象導因於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病態文化,原因如下:第一、伊朗靠出售石油致富,許多人以為可以靠鈔票換得一切。第二、伊朗社會對學歷、頭銜盲目崇拜,盲目至法律規定較高學歷者須獲得較高薪資。第三、伊朗政治人物將追逐頭銜當作時尚,政治人物往往透過購買論文獲得學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難想像的是,一旦舞弊成性,就會從購買代寫的論文,變本加厲地出現更荒腔走板的行徑。既然伊朗的學術倫理如蕩然,發行單位座落於德國海德堡的《作業研究季刊》(4OR—Quarterly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簡稱4OR)決定讓舞弊的伊朗人丟盡顏面,而在2016年10月5日公告一篇短文,標題為「新發現的舞弊伎倆:冒用身分投稿」,更將涉案的四位人物的姓名與服務機構公告之(圖1)。撰寫這篇公告的三位期刊編輯強調,靠高調公告舞弊細節,才可以對愈來愈風行的學術舞弊行為,產生嚇阻作用。

這個舞弊案有多經典?讓我翻譯這篇公告內容,給大家見識學術舞弊大國的「風采」。順便一提,我將伊朗、中國、台灣,認定是三個學術舞弊大國。我會持續說明臺灣學術舞弊的細節,尤其是管理學界肆無忌憚、荒腔走板的舞弊行徑。

圖1: 4OR期刊公告伊朗人冒名詐欺的文章。標題「一個全新的舞弊伎倆:一個冒用身分案例」,摘要「我們在這篇文章回顧近年的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尤其是報告剛剛發生的新舞弊伎倆,投稿文章冒充知名作者投稿,藉以提升獲得刊登的機會。」(劉任昌提供)
圖1: 4OR期刊公告伊朗人冒名詐欺的文章。標題「一個全新的舞弊伎倆:一個冒用身分案例」,摘要「我們在這篇文章回顧近年的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尤其是報告剛剛發生的新舞弊伎倆,投稿文章冒充知名作者投稿,藉以提升獲得刊登的機會。」(劉任昌提供)

伊朗人冒用丹麥經濟學家名義投稿的故事

OR期刊在2016年初,收到一篇五位作者聯名投稿的論文,論文標題為「利用模糊餛飩蜂蜜擇偶最適演算法預測電力市場的價格」。其中四位作者專長為工程或電機工程專長的伊朗學者,但通訊作者卻是一位丹麥的經濟學家,是利用Yahoo電子研究通訊。期刊主編覺得其中有鬼,便向該丹麥學者服務機構電子郵件聯絡,以確認之。

丹麥經濟學家回信感謝4OR期刊的慎重求證,說明這是今年第三次獲知自己的身分被同一個冒用的Yahoo帳號投稿至期刊。他說,他很很擔心,也很困擾,只能祈禱所有的期刊主編都可以跟4OR主編一樣的慎重,會向他求證。

故事發展至此,舞弊的事實與目的已經呼之欲出了。4OR的三位主編決定和伊朗人「玩」下去,配合演出地瞎掰評審報告(當作照妖鏡),要伊朗人根據報告內容修改後,即可刊登。

學術論文作者的冒名、除名、掛名

伊朗人迅速回覆,而且原來的通訊作者(即丹麥學者)被除名,只剩下四個工程專長的伊朗人,卻沒有特別聲明原因。期刊的投稿政策明文要求,對於任何的作者變動,必須主動告知期刊的責任主編;4OR編輯即要求伊朗學者說明。

頂替被冒名的丹麥學者,而充當新聯絡作者的 Noruzi 如此回覆:「原聯絡作者沒有意願繼續參與,再因為某些嚴格的規定,我們必須將合著作者從五人改成四人。我們為這個更動而造成的誤會道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