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以國曆為衡量標準,春節最早可以落在1月21日,最晚則落在2月20日。2020年的春節是1月25日,放在這長達一個月的區間裡,今年的落點算是偏早靠前的。
春節的英文是什麼?相信許多人都能馬上說出答案。要是不確定,翻翻漢英詞典,或上網搜尋一下,答案也是唾手可得:Spring Festival(「春節」的直譯)、Lunar New Year(字面「農曆新年」)、Chinese New Year(字面「中國新年」)。
答案有3個?不!這3個算是最常見的,此外還有Chinese Spring Festival(字面「中國春節」)、Chinese Lunar New Year(字面「中國農曆新年」)、Chunjie(「春節」的音譯)。這些都是有憑有據的,其他可能還有,但使用證據較為薄弱,姑且忽略不計。
一物多名是語言的常態,不足為奇,中文的「春節」也是一樣。春節又稱農曆新年、舊曆年、過年、新春、歲首……等等,不一而足。
回到春節的英文。Spring Festival由「春節」逐字翻譯而得,不過這個說法在其他文化也用,指的是送冬迎春的「春天節」,跟華人的春節有所不同。因為Spring Festival可能有歧義,所以才會冠以Chinese修飾,以Chinese Spring Festival(中國春節)明確所指。
Lunar New Year由lunar(農曆的)修飾英文既有的New Year(新年)而得,指的是華人的春節,或是其他地方源自中國的類似節日。這個英文的說法沒有Chinese,讓東亞文化圈的某些地域能巧妙地維持自尊,得以避開與中國「本連欲斷」的歷史臍帶。為了強調是中國的農曆新年而不是韓國的農曆新年,因而也有Chinese Lunar New Year(中國農曆新年)的說法。
Chinese New Year與Lunar New Year的構詞模式相仿,由既有的New Year冠上Chinese而得。至於Chunjie則是漢語拼音的轉寫,卻意外地收錄於英國權威的《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柯林斯」)。
春節的英文如上,起碼有6個。搜尋Sketch Engine(描繪引擎)和COCA(當代美國英語語料庫)等專業的語料庫,這6個說法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使用證據。
綜合這兩個語料庫判斷,Chinese New Year最常用,一枝獨秀,為第一梯隊。Spring Festival和Lunar New Year次之,二者的地位在伯仲之間,為第二梯隊。Chinese Lunar New Year再次之,不過數字墜下懸崖,屬於第三梯隊。Chinese Spring Festival又次之,尚不及第三梯隊的一半,是為第四梯隊。音譯的Chunjie墊底,數字再墜落另一個懸崖,屬第五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