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專欄:趙紫陽,一位不殺人的共產黨總書記

2020-02-02 05:50

? 人氣

中國前領導人趙紫陽,攝於1984年1月11日(AP)

中國前領導人趙紫陽,攝於1984年1月11日(AP)

二○一九年十月十七日,被軟禁至死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在去世將近十五年之後,其家人終於與中共當局達成協商,他和他的妻子的骨灰入葬北京郊外的民間公墓,墓碑上乾乾淨淨地只有夫妻兩人的名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趙家兄妹在〈祭先父趙紫陽百歲冥壽文〉中回顧了父親的家世:

先父出生于河南北部的農家。我們的曾祖父、祖父是鄉紳:按後來的稱呼叫地主。先父晚年說,就是農民。

中原地區殷實農民積累財富的手法不多,無非是勤儉、攢錢、買地。祖上也不例外,只是勤儉到極致而已。先父回憶兒時光景,印象最深的就是家中那兩口大缸,用來醃漬家族常年食用的鹹菜,用的是從鹽鹼地中淘洗出來的「小鹽」;而「大鹽」,即一般的食鹽,是捨不得買的。

這家秉承傳統的農戶,重男輕女是當然的。先父年幼時,趙家是一個三代同堂,一起過日子的大家庭。曾祖父是當然的大當家。吃飯時,只有他的碗裡有白麵饃饃。他有時會拿起一個,對著長孫兒說:「賞你一個,拿去吧。」據我們的姑姑後來說,曾經還被允許過蘸著白糖吃呢!

他是長孫,又是獨子。在姐姐羡慕又安份的側目下,吃著姐姐可能從來都不知道滋味的食物。大家也許都會猜想:這男孩將來會是個自私、懦弱的人吧?但是,常識是會捉弄人的。先父後來居然成長為一位具有悲天憫人、天下關懷胸襟的人。他看不得別人受苦,對剝削、壓迫有著本能的仇視;他看不得不公不義,對苦難、人權有著天生的敏感。

趙紫陽的父親趙廷賓是河南滑縣的開明鄉紳和有名的中醫,為人豪爽,在當地頗孚民望。抗日戰爭時,趙廷賓支持獨生子趙紫陽參加八路軍抗日。不料,土地改革時,當地農民會卻拿他開刀,對於他的死因,說法不一。一說是氣死;一說是被激進農民打死;一說是被共產黨地方當局處決。趙紫陽對此一直諱莫如深。

文革期間,在廣東任職的趙紫陽戴著一頂「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高帽子,接受革命小將批鬥,頗受皮肉之苦。此時,趙家再次受到強烈衝擊,即使遠親也不能倖免。祖墳包括父親的墳曾被掘開,以使地主階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並且「遺臭萬年」。

據說,紅衛兵小將們之所以要掘開趙家的墳墓,其中一大原因是,作為「地主階級孝子賢孫」的趙紫陽,從未回過家鄉,此舉被解讀為對父親的被鎮壓懷恨在心,以及藐視家鄉人民。趙紫陽曾有過多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的記錄,文革後趙紫陽復出,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仍然不曾「衣錦還鄉」,是否因父親當年之死而心存暗結,旁人不得而知,但家鄉人一度對他頗不諒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