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造成軍人退撫基金破產困境,主因是配合政府精簡政策使然,卻把所有的惡果加諸在退伍軍人身上。根據國防部報告:國軍陸續執行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等三波組織精簡,「軍人員額從45.2萬人減少至21.5萬人,大部份人員未屆滿最高服役年限,就因組織裁撤須提前退伍。軍人退撫基金的定期給付金額逐年增加,從1998年的10.6億元一路飆升到2015年144.9億元,年金支出8年多增加446.2億」。再者,為推動募兵制,志願役人力增加,退除給付支出亦隨之提高,均形成基金支出負荷。
退伍軍人族群對執政黨主導的年金改革信任感普遍偏低,其來有自,並非無中生有。為順利推動年金改革,年改會副召集人兼執行長林萬億在專訪時放話:「軍公教繳得少少,領得飽飽」;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在臉書上頻頻對年改陳抗者惡言相向,宣稱:「包圍越多次,砍得更凶」,還把年改形容為一場「寸土不讓的戰爭」;民進黨團書記長劉世芳等立委,在「挺改革、不妥協」記者會中,公布內容為:「反對改革、一哭二鬧三上吊;死抱退俸、四亂五賴六絕食」,橫批則是「月領七八九十萬」的對聯。至於因「洪仲丘案」獲利匪淺的時代力量,沒有被選民罷免之虞的不分區立委徐永明則嘲諷:「八百壯士抗年改,投共退將亂煽動」。榮譽是軍人最高的武德,也是普世價值。上述「提油救火」的冷言閒語,怎能叫這群在入伍後即被灌輸「榮譽是軍人第二生命」觀念,且為國長期離鄉背井、拋家棄子,甚至出生入死的退伍軍人不義憤填膺?
年金改革,影響國家安全!
筆者在風傳媒的投書《年金改革是深化軍隊國家化的契機》一文中,曾述及:「政府對於軍人年金改革的思維與作法,其結果將會影響國人的從軍意願,以及軍隊國家化能否進一步深化、落實」。未及敘明的是,除此之外,年金改革還攸關部隊忠誠和國家安全,同時也檢證著現役和退伍軍人對政府的信任感,以及軍人能否維持保國衛民的光榮感。
「恩給制」最早起源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為支應戰時困窘的財政問題,巧妙地提出「延後支付」的軍事年金制度,並將之與軍隊控制聯繫在一起。在古羅馬《民法大全》中,不但確認了對退役軍人的經濟保障,甚至給予享受「議員」崇高的社會地位,以增強其榮譽感,調動軍人為國而戰的犧牲精神,強化了羅馬軍人對君主的效忠和依賴,既達到了控制軍隊的目的,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群體,也產生了穩固政權的作用。
古往今來,無論專制或民主國家,「軍隊都是必要之惡」,職業軍人不但不事生產,同時耗費龐大的國防預算。以現況而言,除了安道爾等23個名不經傳的小國沒有軍隊,或者沒有常備軍外,即使全球經濟危機和各國經濟緊縮政策之下,國防開支對大部分國家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學者研究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所以衰亡,其主因之一就在於為減少財政赤字,削減軍事年金,使得羅馬人不願當兵,最終導致蠻族入侵而亡國。或許有鑑於此,美國建國總統華盛頓曾指出:「除非國家能很慷慨的對軍人的未來承諾,否則如何說服這些人犧牲他們的各種現在利益,來面對變化無常戰爭的殘酷現實」。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則警惕說:「一個在軍人待遇上精打細算的國家,就是為下次戰爭賠款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