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旅遊,除了有美景可看,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吃美食。
在饑腸轆轆時,看到家拉麵店,有些在門口就有餐券販賣機,看圖按鈕投錢進去,不會說日語、不必花大錢,也能馬上吃到碗熱騰騰的可口拉麵;有一些大都市車站,像東京車站、京都車站、名古屋車站,也有專賣拉麵的專區,每天吃不同家,可能都能吃上一兩個禮拜。
以前在美國唸書時,吃膩了美式食物或自己做的菜,想吃點亞洲食物解解饞,就會到灣區聖馬刁去吃碗道地的日本拉麵,以慰藉苦悶的留學生生活。太忙沒時間去灣區時,實驗室的日本博後,也會推薦我到日本超市去買冷凍包裝的日本拉麵,口味和口感比絕大部分偽日本拉麵還好,雖然也不便宜。
日本拉麵雖然簡單,可以便宜到三四百日圓碗,但有名的也要好幾千日圓。日本拉麵也有很多不同的風味,各地方的拉麵也各有特色。雖然名稱有點名不符實,因為中文的「拉麵」,似乎麵條就該是拉出來的,但日本拉麵用鹼水製作的黃色麵條,顯然不是「拉」出來的。在日本吃到的拉麵,一般也很鹹,尤其是味噌口味的,有日本朋友還說,拉麵就是要夠鹹才好吃,不夠鹹的都是不道地的偽日本拉麵。
一般上,日本拉麵都不難吃,很少會讓人踏到地雷,頂多就是毫無特色。我唯一踏到地雷是在大阪道頓堀,並不是難吃,而是進去時才發現,全店顧客都是港台遊客,而且桌上全都放了同一本旅遊書Orz 沒錯,我們全都被同一本書騙去吃一家日本人都不光顧,也沒什麼特色的拉麵店。從此,吃的餐廳如果要挑,我一定挑日本人寫的書中介紹的。
我不是拉麵專家,也沒到日本專攻拉麵之旅,但還是好奇拉麵如何成為日本國民美食的?有本好書《拉麵:一麵入魂的國民料理發展史》(The Untold History of Ramen: How Political Crisis in Japan Spawned a Global Food Craze),就深入淺出地探討了拉麵的發展史。這原本是博士論文,作者喬治‧索爾特(George Solt)出生於日本東京,後隨父母遷至美國,2009年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取得史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雖然原本是他的博士論文,但這本書的可讀性極高,寫得很生動也有深度,除了不能把它當拉麵之旅的指南,讀完了還是無法找到或做出一麵入魂的拉麵,但只要對拉麵有任何一點好奇,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良多。《拉麵》揭露出,日本戰後社會的發展,以及日本飲食習慣的改變,讓拉麵何以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
日本拉麵源自中國,這是毫無疑問的,原本被稱作「中華そば」、「支那そば」或「南京そば」。其實,拉麵在二戰時因日本集中火力在戰爭上,加上糧食短缺曾銷聲匿跡,在美國佔領期間甚至一度成為黑市食物。
後來是因為美國為了防堵共產勢力的滋長,才改變了政策不再不管日本人的死活,以廉價的麵粉援助日本,拉麵才光明正大地復出。接著又在六○年代後的快速經濟成長時期,充滿澱粉和油脂的拉麵能為住宿舍沒有㕑房的年輕勞工階層快速提供能量,更在七○年代以小資本的獨立拉麵店經營模式成為創業的避風港。
1910年出生於日治台灣嘉義縣的安藤百福,在1958年發明的泡麵(即食麵)也叫「拉麵」,他創立了著名的日清食品公司,從此改變了日本家庭的烹飪與飲食習慣,也影響了多國食品市場,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泡麵食品,有時候成了要吃異國料理最最最方便的方式了。
拉麵的盛行,讓日本從米飯國家,成了更依賴麵粉的國家。日本人拚搏的精神,創造了經濟奇蹟,也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在晚上吃碗拉麵,是拚經濟的日本人快速飽餐又現代的生活形態所需。
日本文化也曾盛極一時,哈日族遍佈全球,也把拉麵帶上全球舞台,吃日本拉麵也不僅是為了美味和果腹,同時也是小確幸的日本文化小旅行。不過吃日本拉麵時要發生吸麵聲,雖然很科學也吃麵的同時不被湯汁燙到,但也讓很多吃東西不該發出聲音的文化感到不解。
《拉麵》顯然是拉麵控,或者哈日族必讀的一本書。不過還是得提《拉麵》這本書的中文版有一個重大錯誤,文中多次提到拉麵是用大麥製作的,這和常識不符。大麥的英文是「barley」,主要用於釀造啤酒和威士忌,偶爾用於製作麵包,甚少用作製作麵條。原文用的字是「wheat」而非「barley」,那是小麥不是大麥,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我寫信給編輯後,得到善意的回應表示那是他們弄錯了,承諾改版時修正,我們拭目以待吧。
轉載自The Sky of Gene,原標題為〈一麵入魂的日本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