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黨輪替,主打經濟成長、喊出「廁所優於神廟」口號莫迪的將出任總理,人民希望他帶領印度追趕中國。可能嗎?
印度脫離英國殖民地獨立後,雖然為印度留下民主政體,但在經濟上,印度卻從來就不是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體,政府管制、計劃型經濟才是主軸。因此印度經濟成長遲緩,甚至贏得一個嘲諷式的名詞「印度式增長」─意指遲緩停滯不前的經濟表現。
獨立之後到1990年間,印度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3.5%,平均國民所得成長1.3%,這種增長速度,莫說遠遠不如亞洲四小龍的亮麗表現,連幾個無戰亂的東南亞國家都高出印度不少。1947年時,以平均國民所得來看,南韓是770美元,印度是439美元,差距不到2倍;60年代差距拉大到4倍,90年代跳到20倍,印度在戰後那個「大成長」時代卻未能抓住機會,讓其經濟明顯落後。
80年代末期,印度政府一度瀕臨破產而向IMF(國際貨幣基金)求救,並接受IMF的改革條款,當時印度經濟成長率只剩下1%。但印度從1991年開始啟動經濟改革,取消各種審批、許可,打破過去造成經濟僵化、政治貪腐的「牌照制度」,走上經濟自由之路。印度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人民平均壽命增長、脫貧人口增加、文盲大減、外人投資成長;2001年,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提出「金磚四國」,印度與中國、俄羅斯、巴西並列為未來10年全球增長最快、有希望超越並取代「G7」的國家。
一切都顯得如此美好,印度實現了平均每年有8.5%左右的高成長,雖不如中國的10%,但已是少見的高成長,印度也一直以追趕中國為目標。西方世界甚至對印度的期望、期許遠高於一黨專政的中國,他們希望看到印度超越中國,證明民主政體對經濟長期發展的「優越性」。
但這個美夢經過了10年,卻似乎是一夕間垮台。印度近3年經濟陷入停滯,成長率降到5%左右。原來懷抱美夢而來的外資,經過10年逐夢而夢碎終而逐漸撤離,即使印度政府在去年緊急放寬對外資投資的限制,亦無濟於事。
印度夢碎代表的是經濟發展終無捷徑,以一個較落後的經濟體而言,初期的鬆綁、自由化,是屬於資本動員型的增長,收效快卻未必能持續。再來外資湧入熱潮,掩蓋了印度法令落後、基礎建設嚴重不足、失敗的公共教育、分配不均惡化、政治貪腐等問題─至於種姓制度、文化、社會等問題,就更不在話下了。
2012年,印度發生號稱全球史上規模最大的停電事件,影響人數高達6.8億人,震驚全球;但實際上印度是一個長期基礎建設、電力供應都長期不足的國家,每年國內都要實施數次小型輪流限電─這肯定不是一個吸引投資的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