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學測成績公布在即,若孩子結果不理想,該如何陪伴他再接再厲?答案是鼓勵他的努力,而非他的聰明。
去(2019)年底所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結果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是在2017年進行測驗評量,主要評估項目為學生的閱讀素養,輔測數學與科學的素養,因此備受科學教育社群關注。從結果看來,臺灣在這幾項素養的表現上都高於全球平均,看起來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卻有一項指標臺灣的分數高出平均甚多,甚至名列前茅,那就是害怕失敗指數(index of fear of failure)。 臺灣學生在這項的得分是全球最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害怕失敗指數
研究是用以下三道問題的同意程度,來計算害怕失敗指數:1. 當我失敗時,會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When I am failing, I worry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of me.)2.當我失敗時,會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天份。(When I am failing, I am afraid that I might not have enough talent.)3. 當我失敗時,會對自己未來規畫產生質疑。(When I am failing, this makes me doubt my plans for the future.)
除了計算之後的害怕失敗指數高於平均值外,即使是看各題得分也很高,都傾向害怕失敗所帶來的後果。看到這個結果似乎不太妙,會有一種「臺灣學生是全球最玻璃心」的結論,但筆者建議可以把這項結果當成一個警訊但不需要太過於悲觀。對失敗的看法與學生本身的能力無關,而由獲得高分數的國家有很多來自亞洲這點來看,或許文化上本來就存在差異,像是新加坡與日本也都名列前茅,但並不代表這兩國家的學生特別玻璃心吧。況且,只有三道題目,筆者認為並無法完整評估學生對於失敗的態度,頂多是呈現一個面向。
想不害怕失敗,或許得先有成長型思維
雖然前述說了不需要太悲觀與在意,但仍可提供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與自省,畢竟學生太過於害怕失敗而不願意去挑戰並不是件好事。況且人們常會說「失敗為成功之母」,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希望培養學生成為不畏艱難、不怕挑戰的人。那要怎麼樣的人才會從失敗中學習成長,而不是一蹶不振呢?史丹佛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杜維克(Carol S. Dweck)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需要有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