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當媒體淪為窺淫狂

2014-07-26 17:10

? 人氣

台灣發生澎湖空難悲劇,也再度引發各界對災難新聞倫理規範的討論。(葉信菉攝)

台灣發生澎湖空難悲劇,也再度引發各界對災難新聞倫理規範的討論。(葉信菉攝)

從馬航空難到澎湖空難的災難報導,聲名已如殘花敗柳的台灣媒體,再度成為眾矢之的,然而,這一次的爭議,不過是又多了一個媒體崩壞的鐵證呢?或者是,重大災難事件終於碰觸到媒體的靈魂深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Kevin Carter的作品《饑餓的蘇丹》已是新聞攝影史上的經典,畫面上,一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在貧瘠的土地上無力的向一公里外的食品發放中心爬行,一隻禿鷹落在小女孩身後,虎視眈眈。為了捕捉這個畫面,Carter等了20分鐘。在畫面之外,依照Carter的說法,他趕走禿鷹,並協助小女孩到食品發放中心。

Kevin Carter的普立玆得獎作品《饑餓的蘇丹》。(取自維基百科)

這張照片讓Carter拿到普立茲獎,但謗亦隨之,即使是新聞同行都質疑,為何不優先搶救瀕臨死亡邊緣的小女孩,而Carter再怎麼辯解事後協助,其實是無意義的,因為,他依職業本能,拿起相機「客觀」的選取角度、拍攝的那一剎那,就已犯了「冷血」之罪。在批評者的眼中,Carter無疑才是真正的禿鷹。

Carter在領取普立玆獎後兩個月自殺身亡,當然有其個人生命的困境,但是,作為一名新聞攝影工作者,他所面臨的道德困境,也許更是一個難以承受的重負。

「旁觀他人之痛苦」是記者的宿命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提出的《旁觀他人之痛苦》,確實點出了一個詭異的現代處境,拜科技及媒體所賜,我們這些不論有關沒關,易感或冷酷、忙碌或有閒的世人們,都被迫要觀賞或忍受他人的苦難。

然而,媒體鋪天蓋地而來的苦難影像,難道不會號召出人道行動嗎?桑塔格是悲觀的,「有這麼多偷窺的快感,還有那份心照不宣的滿足----這與我無關,不是我生病,不是我面對死亡,不是我身陷烽火」

即使影像挑起我們的悲憫之情,桑塔格也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甚至是濫情,因為「我們感到憐憫,指的是我們感到自己不是釀造災痛者的幫兇。我們的憐憫宣告了我們的無辜清白,以及我們夗如真切的無能為力感。」

在桑塔格的嚴格標準下,唯一有資格目睹恐怖照片的,是那些有能力舒緩痛苦的人,像是拍照所在地的醫師,或是紅十字會等救援工作者;桑塔格擔憂的是,我們這些漫不經心的旁觀者,注視那些受害者的慘痛照片時,其實我們也將他們「定格」了,他們被剝奪了「完整的人」的身分,永遠淪為無名的受害者。

而不足為外人道的是,這些肢體殘缺、或是受淩虐的照片,竟有著淫邪猥褻的色情趣味,有些媒體總是凸顯這些慘酷的照片,不正是著眼於這樣的殘忍趣味,究竟是媒體迎合讀者的窺淫狂?還是讀者被媒體逼得毫無選擇?在台灣已成為一個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