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於3月26日選出新任特首,由香港各界代表組成的選舉委員會1194名成員將在當天早上9時開始投票,結果隨後便出爐。這場選舉又被香港泛民主派人批為「小圈子選舉」,因為選舉委員多為商界和立場親中的建制派,無法代表香港718萬人,選出來的特首當然也不能反映香港民意。外界普遍認為親中建制派的林鄭月娥最可能高票當選,民調最高的曾俊華和法官退休的胡國興可能落馬。
一、參選香港特首需要具備哪些資格?
根據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條例》,要成為香港特首參選人,必須要是:
一、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或中國居民。
二、沒有外國居留權。
三、年滿 40 歲。
四、在香港連續居住達20 年。
五、連任兩屆的特首不可再參選。
六、司法人員及金管局總裁、廉職公署專員、司長級及立法局議員等,都必須先辭職才能參選特首選舉。
本屆選舉委員會還新增一項規定,參選人必須簽署確認書,表明效忠《香港基本法》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二、具備資格後要如何參選?
符合參選資格後便進入第二階段,參選人必須在1200名選舉委員中,獲得最少150張提名票才可正式成為候選人,每名選舉委員只能提名一位參選人。正式成為參選人後就會進入第三階段,參選人必須在1200名選舉委員獲得601票就能成為特首,現任特首梁振英在上屆選舉獲得689票。
由於多名選舉委員身兼立法會議員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出現雙重身份,但在選舉中他們只有一票。加上「青年新政」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2016年底因宣誓風波,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取消議員資格 ,因此今年選舉委員只有1,197人。此外,法律也規定候選人選舉開支最高限額為1570萬港幣(約新台幣6160萬元)。
三、1200名選舉委員怎麼產生?
1200名選舉委員是由24.6萬不同專業界的登記選民所選出,代表不同行業、專業、勞工、社服團體及區域組織。立法會議員以及港區中國人大代表都是選委會的當然委員。且並非全部選委均是經選舉產生,例如60名宗教界選委由6個指定宗教團體自行提名。
四、為何特首選舉被譏為「小圈子選舉」?
在香港718萬人中,具有投票資格的選民約有370多萬人,然而能夠選出1200名選舉委員的登記選民僅有24.6萬,也就是每15名選民裡只有1人可以投票選出選委,因而被香港泛民主派人士譏為「小圈子選舉」。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為2017年特首普選方法設下框架,封殺「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將參選規範訂定的更嚴格,使得當時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運動,示威者佔領香港主要幹道佔如金鐘、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等,警民爆發激烈衝突。由於抗議活動的主要象徵是黃色雨傘,因此又稱為「雨傘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