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政府大談文創產業,與它相關的口號、定義如影隨形,「一源多用」(one source multi-use)堪稱最新流行術語,意思是透過原創作品的延伸、運用,擴大產品的影響力。以文學作品為例,作家創作小說(包括翻譯小說),出版後就成為產品,並有產值,可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行銷國內外,吸引不同族群、世代的消費者。一源多用的概念卑之無甚高論,重點在如何執行?文學作品中,《三國演義》無疑地,正是這個名詞提供文創產業文學類的最佳案例。
(三國演義改編無數,電影電視劇動漫加電玩,成為一源多用的最佳範例/為新三國演義劇照)
第一次看《三國演義》是唸小六的古早年代,書是從家裡紙堆裡找到的,十分破舊,連封面都掉了。初體驗的三國只有上半部,是原來就分上下冊?還是整本書被裂解成兩半?那時全台灣有氣質的少年已經在閱讀《基督山恩仇記》之類的世界名著,我還耽溺在《諸葛四郎決戰黑蛇團》和童話裡面,何以心血來潮,很有耐性地翻閱這部「破」書,我至今仍不明白?不過,好歹,也算讀了半部「名著」。
「半部三國」的滾滾長江東逝水,看得入迷,卻在孔明與關張趙趁赤壁之勝,攻城掠地,劉備入西川前夕嘎然而止。未知後事如何,內心十分焦慮,但小地方沒有書店或圖書館,也不知道哪裡看另外的「半部三國」。上初中後,方才從學校的小圖書室借到《三國演義》,一口氣看完。長大以後,我多次重讀《三國演義》,加上正史《三國志》(裴松之注解),更立體接觸關帝廟,以及出現在戲劇、說唱或廟宇彩繪的三國故事。
《三國演義》的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完全是一部「人」的縱橫捭闔史。出場人物不是正面、直接敘述,而是旁敲側擊,先聞其聲,觀其動作,再登場亮相。我最喜歡的一段是赤壁大戰前,東吳和戰不定,多數文臣因曹孫兵力懸殊,主張投降。諸葛亮隻身過江,在孫權及東吳百官前,申論孫劉不得不聯手抗曹的利害關係。反戰派一個接著一個提出強烈質疑,小說描述反戰人士的筆法,是先傳來幾聲異議,引諸葛亮舉頭一看,認出其人,再以諷刺、消遣的方式,予以反擊:
座上又一人應聲問曰:「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后。劉豫州雖云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席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孔明視之,乃陸績也。孔明笑曰:「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陸績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