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歐盟特別峰會,25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除英國以外的歐盟27個成員國領導人和歐盟機構領導人討論「歐洲:我們的共同未來」,並簽署《羅馬宣言》(Rome Declaration),宣誓要打造一個更安全、繁榮、永續、進步、強大、全球化的歐洲。
1957年3月25日,歐洲煤鋼共同體(CECA)6個成員國(比利時、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和盧森堡)在羅馬共同簽署《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Treaties of Rome),邁出歐洲一體化進程關鍵一步,為建立歐盟奠定基礎。
25日的峰會在羅馬市政大樓大廳舉行。這個富有歷史藝術氣息的大廳曾見證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多個重要文件的簽署。除了《羅馬條約》,旨在保障歐盟有效運作的《歐盟憲法條約》也在這裡誕生。
英國脫歐之後的「27國歐盟」何去何從?
本月1日,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議會上公布關於「英國脫歐」(Brexit)之後歐盟未來的白皮書,提出2025年「27國歐盟」(EU27)的5種設想,這成為本次峰會與會領導人討論歐洲未來如何發展的基礎。
峰會東道國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致辭說,歐盟領導人必須通過刺激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減少貧困和消除社會不平等現象,獲得人民的支持。
「歐盟不是口號,不是程序,不是規則」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強調,團結才是確保歐盟繼續發展的唯一途徑。他說:「歐盟不是口號,不是程序,不是規則,是為了確保歐洲各國的獨立、自由、尊嚴而存在的共同體。」
為確保本次峰會安全,義大利警方在羅馬部署40多個檢查站、100多部監控設備,並投入逾5000名警員負責安全;民航部門在羅馬上空實施「禁飛」措施;交通部門則對羅馬數十條公車和地鐵線路採取臨時改道或停運等措施。
歐洲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廢墟,決心走一體化道路。1951年,法國等西歐6國簽訂《巴黎條約》,開啟歐洲一體化進程;1957年,6國又簽署《羅馬條約》。從《羅馬條約》到直接推動歐盟誕生的《馬斯垂克條約》,再到規劃歐洲政治聯盟的《里斯本條約》,歐盟各成員國強化了彼此的經濟關係、維護歐元區(Eurozone)和申根區(Schengen zone)的完整、增強對外競爭力、提高在國際社會發言的分量、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