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配得上「偉大」二字的政治思想家之一法蘭西斯·福山,在其名著《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陳高華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提出了我將之命名為「承認論」的學說。福山的「承認論」認為,人從根本上說不同於動物之處在於對他人有欲求,即想要「被承認」,「唯有人能夠為了更高的抽象原則和目標,去克服他最基本的動物本能——尤其是自我保存的本能」,斷言「在整個歷史進程中,人們孜孜以求的——驅動著早前‘歷史階段’的——就是承認」。福山把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政治問題歸結為解決尋求承認所進行的努力,認為尋求承認是政治的核心問題。承認既是暴政、帝國主義和支配欲望的根源,也是勇敢、愛國心和正義這些美德的心理學基礎。
福山的「承認論」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繼承了黑格爾和亞歷山大·科耶夫的理論觀點。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認為,人類歷史的主要動力不是現代自然科學,亦非賦予其力量的日益膨脹的人類欲望,而是一種完全非經濟的驅動力,即尋求承認的鬥爭。黑格爾把人理解為一個道德主體,人的尊嚴與其擺脫身體限定或自然限定的內在自由相關。正是這種道德維度以及使其得到承認的鬥爭,是推動辯證的歷史進程的動力。
亞歷山大·科耶夫在《黑格爾導讀》中則認為,人的每一個欲望,人類發生的、源於自我意識和人的實在性欲望,最終和「承認」的欲望緊密聯繫在一起。人的實在性賴以「確認」的生命危險,就是為了這一欲望所冒的危險,談論自我意識的「起源」,就必然要談論為獲得「承認」而進行的生死決鬥。
福山擴展了柏拉圖的學說。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由欲望、理性和激情三部分組成。福山只認可欲望和理性,認為欲望誘使人們尋求自身沒有的事物,理性或計算則告訴人獲取它們的最佳辦法。福山否定了激情,代之以承認,認為除欲望和激情之外,人更重要的還在於他努力尋求別人對自己價值的承認,以及尋求別人對他們認為有價值的人、物或原則給予承認。福山說,人會賦予自我以一定價值,並要求這一價值得到承認。福山把這種傾向解釋為「自尊」。認為自尊感源於靈魂的激情部分,自尊就像人天生的正義感。人認為自己有一定的價值,一旦受到低於這一價值的方式的對待,就會憤怒。人若未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會感到羞恥。一旦被他人恰如其分地正確評價自己的價值,則會感到自豪。尋求承認的欲望,以及伴隨而來的憤怒、羞恥和自豪情緒,都是人格的組成部分,它們對於政治生活而言極為關鍵。
福山吸納了尼采的觀點。尼采側重於強調人的自然能力或天賦的不平等分配,否定普遍承認的社會,認為承認的普遍化這一目標必然使承認、也使人變得瑣屑和毫無價值。尼采將普遍承認的人稱為「末人」,以與他創造的「超人」相對。在尼采學說的基礎上,福山認為人的承認有兩種,一種是與他人平等的承認,一種是相對他人更為優越的承認。自由社會努力讓人的這兩種承認需求都有機會得到滿足。人只有得到與他人平等的對待,才有望免于墮入奴隸、賤民、屁民等可悲處境,社會才有公平正義和長治久安。但如果只有平等,勤者惰者智者愚者處境完全相同,人又會喪失創造的激情,社會也將成為死水一潭。能顯得比他人優越是人從事創造和勤勞的動力。但是平等與優越又是一對矛盾,如何才能讓兩者同時得到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