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覺得這是在回家」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日,史迪威一家度了暑假之後,再次乘坐陸軍運輸船前往中國,史迪威夫人寫道:「我們都覺得這是在回家。」
史迪威將中國當作「第二故鄉」。他不滿足於辦公室裡的文牘工作,抓住一切機會深入中國貧窮而苦難的底層社會。作為在鄉村長大的孩子,他更喜歡深入中國農村,與那些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民為友,而不願受西方人外交圈子中的繁文縟節的束縛。
上一次到中國任美國陸軍駐華語言教官期間,史迪威就有過一次「吃苦」的機會:紅十字國際賑濟委員會將他借去山西,擔任建築公路的工程師和管理者。史迪威到工地現場奮戰了整整四個月,他手下有十二名西方助手,指揮著六千名中國農民工開啓山林——他們大部分都是在災荒中流離失所的災民,修路是唯一一份可以填飽肚子的工作。
當時,官方和民間救災機構發動災民修建公路,僅在山西就有超過一千公里長的公路採取這種辦法修建。地方軍閥樂見其成,一方面可以利用公路增加軍隊的機動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公路運輸促進商業發展來增加稅收。
在風沙撲面的工地上,史迪威看到了在北京養尊處優的西方外交人員圈子裡看不到的中國的真相:中國缺少什麽,需要什麽,以及鐵腕人物閻錫山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史迪威背著野戰背包,裡面裝著筷子(他使用筷子比西式的刀叉還要嫻熟)、汗衫、罐頭食品和換洗的襪子。他發現了西方傳教士家庭喜歡的一處避暑地——玉濤河谷地,在那裡,整整一個盛夏租用一個老磨房只需要四十美元。他把家人接來團聚,也避開酷暑的北京。
閒暇時刻,史迪威繼續寫作的愛好,年輕時誰又不是「文青」呢?他創作短篇小說和異域生活特寫。他描寫中國人不是通過社會學和分析,而是根據自己的見聞和感受。他的作品情節簡樸,對話生動,他筆下的中國農民跟契訶夫筆下的俄國農民一樣栩栩如生,他沒有英國作家吉卜林寫亞非殖民地時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的種族優越感。他給《亞洲》雜誌投稿,獲得刊登,得到一百美元稿費。這些不知疲倦地修路架橋的農夫,如同他日後將親手訓練的士兵,他們身上蘊含的巨大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就能改變中國。
成功地修築了山西的這條公路後,史迪威在這個特殊領域贏得了一定的名聲。這一名聲使得鄰省的軍閥馮玉祥向他發出邀請,請他幫助主持修建一條從西安到潼關的公路。史迪威應邀來到破敗的古都西安,馮玉祥對築路似乎並不在乎,只想跟史迪威討論軍事方面的情況,比如有沒有可能向美國購買坦克和飛機。史迪威告訴馮玉祥,若是爲了維持其轄區的安全,並不需要重型武器,何況馮並沒有與之配套的後勤與保養能力。史迪威發現,這名被譽為「基督將軍」的、反覆無常的軍閥「只相信他自己」,那些被他用水龍頭施洗的士兵並不明白基督信仰的真諦。馮玉祥派給史迪威八百名勞力和四十名士兵,拿著「唐代的鎬頭和木鍁」開工了。路還沒有修完,一場新軍閥之間的戰爭就爆發了,工程被迫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