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在卸任一年後的公開演講中提及大學退場機制。他說教育部要關掉報到率不佳的大學是錯誤的,正確的「關」法是針對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學校。前院長對自己的真知灼見想必很具信心,可惜此言一出,引起外界一陣撻伐。還好,若干教育議題,如淡江解聘所有兼任教師、頂尖大學學術造假、年金改革問題紛至沓來,前院長的讜論三天後就乏人問津了。
以畢業生工作率為標準,涵蓋許多問題:多少比例才算「合格」?多少薪水才算是一份「工作」?膾炙人口的邱張東松〈燒肉粽〉裡「出(卒)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的歹命人,算不算找到工作了?前院長心目中的「工作」,應該屬於高科技、企業、傳媒或公教這類正職人員吧。
大學的核心價值本來就是人格養成教育,同時訓練專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讓學生找到「工作」不是唯一目標,否則許多大學系所如哲學、歷史、舞蹈、戲劇都應該關門。每年報考北藝大各系所的考生很多,他們大多有一個夢,但這個夢未必是世俗想像的立德立功立言或「作大事、賺大錢」。依前院長找「工作」的標準,從小到大練就一身「舞」功才擠得進來的舞蹈系最慘,他們畢業後固然不少人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但更多的是打藝術零工,這些「後果」學舞蹈的人不會不曉得,只是不介意而已。
我大學念歷史系,是許多人眼中無路用的科系,何況還是私立大學,連我們都自嘲將來會在廟口講古,跟哲學系出來的算命仙比鄰而坐。進歷史系時,父母只曉得我去上大學,學的是什麼也不在意。有位小學同窗考上另一所私校的企管系,他在台北工作、見過「世面」的大哥回鄉,很得意地數說這個系未來的就業優勢,說著說著,順口問旁邊的我唸什麼?「歷史系」!他楞了一下,隨即保持一貫的笑容,安慰我:「嘛好!」「罔讀啦!」。
張前院長的看法其實與凡夫俗子見識一般,認為唸書最重要是能找到好工作,他的論調無關藍綠,差別只在他當過行政院長,而畢業生就業狀況將影響一所學校命運的思維,也反映當前相互牽拖的教育問題。
黨國體制行之多年的教育政策,從總統開放民選(1996)到第一次政黨輪替(2000),母語文(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教科書課綱、台灣史地所佔比例等相關議題,藍綠立場迥異。二次、三次政黨輪替(2008、2016)後,這些議題漸褪流行,教育部業務重點回歸基本層面,繼續暴露教育系統井然有序、隨時在變的諸多漏洞。
台灣高教政策「與時俱進」,以前廣設大學,現在要求併校、退場,就跟生育問題一樣,以前強烈呼籲節育,現在拼命鼓勵生育。目前的高教生態是教育部扮演上帝,主導大學「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將雞蛋集中放進幾個籃子。從二〇〇六年起,啟動五百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計畫」,五年後改名「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再加碼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結束,「後頂大時期」隨之而來。於是,台灣的大學多了新的分類!有像巴黎鐵塔尖頂的大學,有略帶哥德式裝飾的大學,也有民宿型周邊還有果園、牧場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