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條宗旨,一直被雷震拿來當做精神指標,附印在每一期《自由中國》的內頁之中;而創刊號的發刊詞與第二期的社論均強調「反共抗俄」的必要。從發刊宗旨到發刊詞可看出,《自由中國》刊物的推動者,原先還評估國民黨與共產黨尚可在大陸「劃(長)江而治」,但隨著戰局急轉直下,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到廣州,又遷到重慶,最後來到台灣。當國民政府退到台灣之時,也正是自1928年取得領導地位的的蔣中正陷於政治生涯低潮之時,當時國民政府處境艱難,軍事敗退,外交失勢(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因此實有必要爭取「海外的第三勢力運動」,以穩定人心,《自由中國》似剛好填補了此一需求。因此初創階段的《自由中國》,與國民黨當局之間,有過蜜月期,經費由教育部補助,雜誌社使用的建物由台灣省政府提供,國軍部隊也訂閱《自由中國》刊物。
但隨著韓戰爆發,美國一面對中共採取圍堵政策,一面恢復對我美援,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又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國際局勢的變化逐漸有利於中華民國;而國內政局也漸趨穩定,《自由中國》對政府當局的意義,已不再如創刊之初那樣的急切,兩者關係乃漸漸發生變化[1]。於是以「反共抗俄」起家的《自由中國》,漸漸將論政的方向從原先對中共、蘇俄的批判轉移到對台灣內部問題的反省與檢討,且隨著國民黨越走向黨國體制,與《自由中國》所倡導的自由民主理念越不相容,兩者關係乃漸行漸遠,終至走上對抗。
1956年10月31日是蔣中正70大壽,蔣總統向全國表示,「婉辭祝壽,提示問題,虛懷納言」;《自由中國》順勢推出「祝壽專號」,公開向蔣總統建議:(一)選拔繼任人才;(二)確立內閣制;(三)實行軍隊國家化。此一「祝壽專號」,引發國民黨及軍方嚴厲批判,稱《自由中國》為「共匪統戰鋪路」。1957年8月起,連續7個月,《自由中國》以「今日的問題」系列探討當前政治面貌,並提及到「反對黨問題」,認為「客觀情勢指出,在今日自由中國出現新的反對黨,應有極大的可能。」
1960年5月18日,無黨籍人士和民青兩黨人士,針對4月份的省議員選舉,召開「在野黨及無黨派人士本屆地方選舉檢討會」,與會人員包括雷震、李萬居、高玉樹、吳三連、楊金虎、許世賢、郭雨新、郭國基、蔣勻田、朱文伯、齊世英、傳正等72人,會中強烈批判選舉舞弊,其中,郭國基的一段發言為後來的組黨行動起到關鍵性的影響,他說:「今天民青兩黨的力量委實太小了……他們(國民黨)目中無人,一向專制獨裁,對民青兩黨對於他們種種不滿意的行為,可以置之不理,這是由於民青兩黨本身的力量不夠大,所以我希望把民青兩黨整個全部解散,和台灣一般民主人士共同來組織一個強有力的在野黨,發揮民主的力量。」郭國基此一談話,促使會議決議「組織地方選舉改進座談會」(以下稱「選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