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走出公共建設恐懼症

2017-04-20 06:20

? 人氣

儘管有過波折,高雄捷運列車去年已經開始賺錢了。(盧逸峰攝)

儘管有過波折,高雄捷運列車去年已經開始賺錢了。(盧逸峰攝)

台灣社會很奇怪,談到公共建設,特別是台北之外的公共建設,社會大眾的印象就是蚊子館、無效建設、浪費納稅錢。但同一時間,又時常抱怨「台北居大不易」,物價高、房價高,年輕人住不了,上下班交通壅塞,缺乏生活品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鄧小平的名言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台灣過去的做法是「讓一部分地方先發展起來」。不過,發展到一個程度,就必須要有所調整,否則就是像現在這樣,天龍國大爆滿,鄉下人煙稀少,連一個年輕人都找不太到。

要讓人口移動,政府不能只有嘴上說說。畢竟選擇住哪裡是人生大事,用手投票,投錯下次再來。用腳投票,選錯要付出很大代價。蔡政府端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雖然各界反應不一,但是光是願意投注更多資源在雙北之外的城鄉發展,就值得大家肯定。

當然,一定有人說這些建設蓋了沒人坐,或是花錢換不到效益。不管是基隆輕軌,或是捷運通彰化,或是吵成一團的高鐵延伸屏東,這時候人人都是交通專家,然後再拿高雄捷運的經驗來虧政府。

台灣社會的公共建設恐懼症,不是今天才有。1970年代,當台灣社會在討論淡水線鐵路何去何從時,當時的鐵路局主張要強化原有鐵路效能,增加運量。交通部更認為應該把鐵路拆掉,改為雙線公車專用道。他們的考慮,不外乎效益跟財政負擔,跟今天社會的懷疑眼光,並無二致。

現在,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如今每天爆滿的淡水捷運線,如果不是捷運,而是公車專用道,交通狀況會變怎樣?

1988年淡水線動工的時候,淡水人口不到8萬人,今天已經是當年的兩倍有餘。現在的基隆人口已經超過37萬,彰化人口將近130萬,屏東人口超過80萬,講效益,不管是看眼前或未來,都有十足正當性。

地方的基礎建設確實要跟著人口走,鋪橋造路才有意義。但是中央規劃的重大基礎建設,則應該要反過來,要建設先於人口,更要有城鄉均衡的戰略觀。重大建設會帶動人口發展,而不是等到人口發展了才要施作重大建設。

少子化、高房價、首都圈人口負擔沉重的解答,應該是均衡的城鄉發展。但要做到均衡,我們整個社會,都必須走出公共建設恐懼症。

對了,你知道嗎,高雄捷運去年已經賺錢了。

*作者為智庫副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