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台灣碳排放與空污的增加已然是確定的命運;台灣最大的碳排放來自發電,占比近4成;為了彌補廢核後電力不足之處,台電其實是在大力增加火力發電機組,單是興建中、預估今明2年要加入發電的火電機組就多達9組,其中4組生煤發電、5組天然氣發電;今年夏天包括大潭2組緊急火力發電機組共5組機組加入發電後,每天的排放量就要大增。台電過去每年使用3000萬噸生煤,未來逐年增到3600萬噸。
台灣要減碳、降空污,從這些數字來看,大概是沒啥指望;即使政府耗費鉅資、用盡心力淘汰百萬輛二行程機車,其減少的污染量拿去給增加火電的排放與污染「塞牙縫都不夠」。
不過,在全面廢核已是蔡政府既定政策的情況下,能夠改變的空間已不大;即使台電大力投資環保設施、增加天然氣發電比重(排放與污染較輕),也無法改變增加火力發電就會增加排放與污染的本質。
除非蔡政府與台灣願意承擔缺電、限電的結果,否則,在面對核電與排放污染增加這兩個魔鬼要作選擇時,蔡政府已經作了選擇:排放與污染增加。這項選擇,其實並非如許多綠營與反核人士宣稱的「廢核是世界潮流與趨勢」,反倒是除了德國選擇全面廢核外,多數國家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全球聯手減碳、降低排放的壓力下,其選擇是減碳優於廢核。
那些先進國家多仍有核電運作,例如瑞士核電占4成、法國占7成、瑞典4成、芬蘭3成、丹麥1成…..;甚至美、法的核電廠都已紛紛延役,更別提中國、印度及中東國家等開發中國家,還有數十座核電廠計劃進行中。民進黨為台灣選擇的全面廢核之路,絕稱不上世界潮流、全球趨勢。
綠營全面廢核的神主牌看起來是屹立不搖、難以改變,但未來幾年,蔡政府與台灣就註定要處於廢核與排放污染增加之間的兩難困境;台灣的供電就如走鋼索─既需要台電強大的調度能力,又要民眾大力忍受排放污染增加的痛苦;當然,可能更需要的是運氣─當備轉容量率降到低點,所有發電機組又被操到臨界點時,任何一點意外都會造成限電。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