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瘟疫大流行往往縮小貧富差距,新冠疫情也一樣嗎?

2020-04-29 10:46

? 人氣

因此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歷史學家謝德爾(Walter Scheidel)認為薪資水準不會受到影響。謝德爾說:「勞動力受到的影響已經被限制到最低程度,所以不會出現勞動力短缺。」他在2017年出版的《偉大的矯治者》(The Great Leveler)一書中,考察了石器時代以來不平等的驅動因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Bank of San Francisco)的經濟學家、國家統計局論文作者之一約爾達(Òscar Jordà)也抱持這種觀點。

「我預計薪資的變化情況不會像以往的大流行病時期一樣,」他用郵件回覆採訪時寫道。

這並不是說,這場大流行病對收入不平等情況沒有任何影響。自2007年以來經歷過兩次重大經濟危機後,人們可能會進行更多儲蓄,降低了資本回報率。另一方面,政府將借入更多資金用於緊急支出,隨著信貸需求的增加,利率會提高。總體而言,約爾達預計回報率將略有下降,因而可能縮小收入差距。

「私人儲蓄增加在某種程度上會被公共儲蓄的動用抵消,」約爾達寫道,「各國政府正在迅速累積債務,也是他們在危機時期該做的,這將是拉高實際自然利率的另一個因素。總體而言,我仍它預計會略有下降。」

由於某些發達經濟體選擇將藥品、醫療設備和其他必需品的生產地從海外遷回國內,因此可能會出現更多工作機會。同時,國際貿易減少將意味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有些海外工作將會回歸國內,」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迪頓(Angus Deaton)說,「關鍵物資和藥品的來源將更加多樣化。其中一些措施會降低GDP水平,減少收入不平等,因為部分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會重新找到工作。」

未來收入不平等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扭轉政府債務增長。二戰後,許多國家提高了對富人的稅收,減少收入不平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各國政府並未採取這種做法。

大流行病和戰爭等災難也會重塑收入結構,俄國革命(Russian Revolution)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人們能夠並將會判斷他們的政府系統如何應對挑戰,以及是否需要改變。

史丹佛大學的謝德爾認為,這就是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改變收入不平等的方式,即使他認為實際上不會有太大改變。

「如果政治傾向發生足夠大的轉變,就可能導致變革,」他說,「政府宣傳稱目前的干預措施是為了拯救我們的經濟和社會,但它們也是為了拯救現有秩序。如果失敗了,我們將看到重大變化。」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