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瘟疫大流行往往縮小貧富差距,新冠疫情也一樣嗎?

2020-04-29 10:46

? 人氣

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醫院,病房內充滿感染西班牙流感的軍人。(U.S. Army photographer@wikipedia)

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醫院,病房內充滿感染西班牙流感的軍人。(U.S. Army photographer@wikipedia)

以往的大流行病削弱了資產所有者的議價能力,讓平衡點向勞動者傾斜。新冠病毒能否帶來類似效應並最終縮小貧富差距,現在評論還為時過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長期以來,經濟歷史學家一直認為,黑死病和其他流行病一樣,對土地和其他資產所有者與勞動力提供者之間的收入分配影響重大。

這種影響最直接、最無情的表現形式就是勞動力供給的變化。病毒和細菌殺死了勞動者,於是勞動者人數變少。對於那些倖存者而言,工資就會上漲。同時,土地和其他資產並未受到損害,其所有者的收益下降。結果就是收入分配趨於更加平等。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黑死病是種細菌感染,它在14世紀中期重創了歐洲和亞洲人口,是學界研究最為廣泛的一種大流行病。那場大流行導致的全方位影響仍然存在爭議,但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提高了西北歐工人的薪資水準。

薪資上漲也可能會促使人們尋找提高生產率、節省勞動力成本的方法,最終導致了大分流(Great Divergence,譯註:指西方世界在19世紀克服增長限制超越東方國家的歷史時期),在此時期,西方工人收入激增,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相關案例包括用馬代替牛作為農業動力的來源,以及從種植穀物轉向飼養綿羊剪羊毛。

黑死病並不是唯一對經濟產生持久影響的大流行病。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本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三位經濟學家對15次疫情爆發進行了調查,這些爆發每次都導致了1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其中最致命的一次是西班牙流感,在1918年至1920年間導致約1億人喪生。

該研究發現,疫情爆發後實際薪資通常會持續上漲30多年,漲幅最高時可達5%。在同一時期,自然利率(衡量資本回報率的指標)下降了1.5個百分點。總體而言,大流行病縮小了勞動者和資產所有者之間的收入差距。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重創美國經濟,引發失業潮(AP)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重創美國經濟,引發失業潮(AP)

這次疫情已經奪去約20萬人的生命,而且數字還將繼續上升。如果人們未對這場大流行病進行有效遏制,死亡人數會多更多,那麼對收入不平等的影響可能會接近過去的大流行病。

但這次,世界各國政府都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來阻止病毒傳播,許多國家地區都以經濟運作停擺為代價來挽救生命。這些措施限制了病毒對工作年齡人群的影響,比起工作年齡人群或更年輕的群體,已退休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致死率更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