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預防情緒老化,除了刺激額葉、重新調整飲食等生活習慣之外,在思秋期時(延伸閱讀:你聽過「思秋期」嗎?),還必須多做有益「心靈健康」的思考,遠離憂鬱症。
因為一旦罹患憂鬱症,身心都會急速老化。看待事情的方法(認知),既可以讓人憂鬱,也可以讓人遠離憂鬱。
例如,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這種「all or nothing」,大家應該知道,白與黑之間,還有無數的灰。
但是,就有人喜歡以「all or nothing」方式思考,喜歡清楚區分黑或白。
例如在職場上,有一種人喜歡認定「這個人和我們是一國的、那傢伙是我們的敵人」。當他認定是「一國」的人說出了有點不合他意的話,就會改變觀點,認定「沒想到那傢伙是這種人,我被他騙了」,而且心情沮喪到極點。
這種看待事情的方式或思考方式,稱為「二分法思考」,其實,這是容易導致憂鬱、「對心靈不健康」的思考模式。
二分法思考會讓人變成「完美主義者」,凡事「不是滿分就是零分」,只要犯一點小錯,就可能陷入「我真沒用」、「我的人生好失敗,沒法重新來過了」這種極度沮喪中。
如果變成輕微的憂鬱狀態,就會讓提不起勁的自己更加陷入負面螺旋、惡性循環中。二分法思考、「一定是這樣」的認定方式,稱為「不適應思考」,容易導致憂鬱,而且變成憂鬱狀態便難以矯正。此外,這種思考模式容易讓人絕望,一旦惡化,甚至會釀成自殺悲劇。
另一方面,認為「黑白之間有灰色地帶」的人,就會思考成「過去很多人贊成我的意見,但這次不一樣,是哪個點出問題呢?」
能夠接受灰色的程度,在心裡學上稱為「認知性成熟度」,而二分法思考、「一定是這樣」的認定方式,就是「認知性成熟度低」。「差不多差不多」、「適可而止」這種思考方式,亦即「提升認知性成熟度」,能夠預防憂鬱,因此有益「心靈健康」。
我們已經知道,思秋期時容易額葉功能低下,失去情緒和思考的靈活性,因此,宜養成自問「這種想法會不會太『死腦筋』了?」的好習慣。
養成質疑電視論調的習慣
遺憾的是,最近「二分法思考」、「斷定」這種現象,已經在社會上蔓延開來了。
最明顯的就是電視。演藝人員也好,政治人物也罷,好的時候就吹捧得讓人覺得「太超過了吧」,而一旦出現問題就徹底大肆撻伐。
被踢爆謊稱學經歷的日本名嘴尚.麥克道爾.川上(又稱Sean K),關於他的新聞報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這之前,電視對他的高學歷和輝煌職歷,毫不懷疑地照單全收並加以報導,像是他在哈佛商學院取得MBA學位、從事國際經營諮詢業務等,結果,被踢爆全是胡說八道後,便把他批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