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女作家之死如何點燃陰謀論?

2017-05-04 06:30

? 人氣

女作家自殺事件,竟讓衛生福利部成為大陰謀家,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取自Google Map)

女作家自殺事件,竟讓衛生福利部成為大陰謀家,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取自Google Map)

痛苦如此巨大,若沒有背後的陰謀如何可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是熱情(或激情)之島,只要有人因為不公不義而受苦,就會出現全民(以網路為主)討公道的現象,有人譏為理盲,有人說是群眾公審,然而,這是一種戲劇化的集體治療,受苦的人無可懷疑,然而追出、追究加害者才是這場集體治療的最大戲碼。

近年來人民追討公道3大案

集體為受害者討公道的大戲,這幾年來大家已見識到洪仲丘、輔大性侵案以及最近的女作家自殺案。洪仲丘案讓台灣見識到素人操兵的群眾運動可以撼動政治,輔大性侵案和女作家自殺案的怒火只限於網路網擬世界,然而,網路野火燎原,不下於實體世界,在網路虛擬世界,怒火一旦被點燃,沒有找到祭品是不可能鬆手的。

每天都有悲劇,為什麼是這三個案捲起千堆雪?總愛說網民理盲,但什麼案引發公憤,還是有邏輯可循;一般而言,個人的小恩小怨大概進不了網路大神的法眼,命運女神的操弄也只會博得一聲輕嘆;說到底,為何出於義憤,攸關的就是公不公平、正不正義,網路是新的,義憤則是恆古的,就像近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的,義憤其實是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惡人擅權操作制度(或想像),正是最受網路青睞的戲碼。

在悲劇之後尋找陰謀

網路或群眾民意不接受巧合這樣的答案,凡事必有重大陰謀,否則如何能彌補這麼大的缺憾,一連串的疏忽造成洪仲丘死亡,有如無人之治的官僚系統,只能找最直接關係的人究責,然而在群眾怒火下,最後是國防部長下台,相關的高層將領遭起訴或彈劾。軍中冤案不只洪仲丘,洪案最後能辦到最高層,當然是群眾之功。

輔大性侵案則由當事受害者點火,在這個案例中性侵者固然可惡,但最引發眾怒的是體制的掩蓋拖延,輔大心理系或校方或第一時間未將性侵案送性評會,反而衍生出性侵被害人的批鬥大會,這樣的異常之舉已足夠讓陰謀論滋生,最極端的是,如果不是為了掩護性侵者,這些遮遮掩掩所為何來?合理猜測的是,校方或系方為了自保而希望將性侵案大事或小;無論那一種可能性,都落入惡人操縱體系的聯想。這也是網民討公道的最佳標的。

衛福部失策,陰謀論滋生

林奕含事件其實在她自殺消息傳出後開始,她生前的絕望迅速在網路蔓延擴散,網路也立即尋找「加害人」,然而這是無望的搜尋,如果真如林奕含父母所說的是「誘姦」,如何以法律追究,法律到不了之處還有道德,然而我們知道的是,道德只有對具有道德感的人有意義;這一股無望無力之感,卻在衛福部毫無必要的要求林奕含父母封口時,找到出口,陰謀論油然而生,這波巨浪立即衝到衛福部;因為已遭點名的補教名師家人承包衛福部的標案恰好曝光,衛福部就在此時阻止眾人討論,Bingo,這不是包庇,什麼是包庇!

過去,《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3條一直是衛福部對付媒體的緊箍咒,從來不問在民眾知的權利與保護之間的權衡,甚而因擔憂條文中的「足以辨識」連加害者的名字也必須遮掩,這一次在眾怒下,衛福部終於改口改引「於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或揭露必要者」,然而,陰謀論一旦成形,民眾將永遠無法相信另一套敘事。

因為人心無法接受巧合或偶然,我們傾向相信「事出必有因」,就如哲學家波普(Karl Popper)所說,陰謀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可以把原本無法解釋的事件歸因於有意圖的行動,一旦有壞事發生,幕後必然有看不見的手惡意操作。

這一次女作家自殺事件之所以引發巨大波濤,當年的補教名師所作所為已不是重點,民眾想像政府及媒體的刻意隱瞞才是重點,這已是典型的陰謀論,燒起來的一把火,無助於化解我們對女作家之死的遺憾,卻讓政府及媒體公信力受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