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意基金會四月份全國性民意調查有六大重點,其中之一是「台灣人對人民公僕(或政府官員)的感覺」。由於此項調查有其原創性,雖然還很初步,但所獲得的若干發現,已經引起各界不少的關注。其中尤以警察在七大類政府官員中勇奪好感排行榜第一名,而法官敬陪末座,最引起各方注意。
有關「國家」或「國家機器」(the state)的研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再度成為當代比較政治、政治社會學或比較歷史學的顯學。主流的學術思想是從韋伯(Max Weber)的理論觀點出發去探討相關的現象。在此,暫且不深入討論相關的、艱深的學術論述,我們就從韋伯對國家的界定談起。他說:「國家是一種強制性的結社組織,它主張對其領土和領土上的人民有控制權。」國家(the State)的特質是「合法壟斷物理性暴力」,而行政的、司法的、稅收的和強制的組織就是國家的核心組成部分。
簡單的說,一般行政官員、法官、檢察官、稅吏、軍、警、情治人員就是國家或國家機器的象徵或化身。而這七類政府官員(或人民公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個人從初生到死亡,從搖籃到墳墓,都脫離不了和這些政府官員的關係。一般行政官員從戶政、兵役、教育、社福、衛生、農業、環保、勞工等等百百種;法官,包括地院、高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等,則是司法正義的最後堡壘;檢察官,從地檢署、高檢署、最高檢,職司犯罪偵訊、審問、起訴;國家稅務人員負責人民納稅相關事務;軍人職司保國衛民;警察是所謂「人民的褓母」;而調查局等情治單位人員則是整體國家安全和打擊犯罪重要的環節。研究人民對這些國家機器化身的印象或感覺,可以顯露出國家機器或公務機關和社會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此外,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如前總統李登輝形容的,台灣被國民黨外來政權統治,一直到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統治,1991-1992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總統直選,國家統治機器受到重大的沖擊和改變,邁向「在地化、本土化、台灣化」。簡單講,在過去三十年中間,台灣公務機關,或者說,國家統治機器在本質上也必然出現轉型、轉化的現象。今天,台灣人對政府官員的感覺,正是反映台灣人對這個已經轉型的國家統治機器的感覺。研究這個主題,不但有嚴肅的學術意涵,也有重大的現實政治意義。
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先彙整台灣人對上述七大類政府官員好感與反感的基本發現,供讀者參考,最後再做一點綜合分析。
基本發現
台灣人對一般行政官員的感覺:有四成四的台灣人對一般行政官員有好感,但有四成七的人有反感。有反感的人多於有好感的人3個百分點。此外,有一成六的人對一般行政官員有強烈反感,只有4.2%有強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