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墮胎權的催生者,後來為何支持反墮胎?「羅伊訴韋德案」原告臨終前的震撼告白:一切都是演出來的!

2020-05-20 18:00

? 人氣

麥科維女士(Norma McCorvey,左)早年成為爭取墮胎權的先驅,晚年卻轉為支持反墮胎(AP)

麥科維女士(Norma McCorvey,左)早年成為爭取墮胎權的先驅,晚年卻轉為支持反墮胎(AP)

「她的案件改變了法律,她的人生故事分裂了國家,現在她自述什麼才是真正的詹・羅伊。」

──紀錄片《又稱詹・羅伊》(AKA Jane Roe,暫譯)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973年著名的「羅伊訴韋德案」判決,寫下墮胎合法化的重要判決先例,婦女墮胎權在美國自此受到憲法保障。此案原告羅伊,身處對抗傳統世俗價值與捍衛女性身體自主權的爭議中心,她有一個深埋心底數十年的秘密:推動墮胎合法化的她,突然持有反墮胎立場,其實是演出來的,為此她從反墮胎陣營那裡獲得至少45萬美元(約新台幣1347萬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是一個好演員」

羅伊(Jane Roe)的本名是諾瑪・麥科維(Norma McCorvey),三度懷孕萌生墮胎念頭、但從未進行人工流產的她,1970年開啟轟動全美的墮胎司法戰,先是化名為羅伊,接著透過韋汀頓(Sarah Weddington)和柯菲(Linda Coffee)2名女律師控告德州政府,挑戰德州的墮胎禁令,麥科維因此成為支持墮胎權陣營的核心人物。

代表德州政府的聯邦地方檢察官韋德(Henry Wade,1914-2001)打輸了這場官司,聯邦最高法院3年後作出「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判決,奠定美國墮胎合法化基礎。麥科維被反墮胎人士視為「殺人犯」,不過她的立場卻在1995年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她成為天主教徒並為反墮胎陣營站台,企圖推翻自己早年辛苦打下的墮胎合法判決,這也被視為反墮胎陣營的壓倒性勝利。

後來20幾年間,麥科維聲稱「墮胎是殺人」、「年輕無知被當成宣傳墮胎工具」,但她立場突如其來的翻轉,仍是世人解不開的謎題。5月22日即將上映的紀錄片《又稱詹・羅伊》揭開塵封謎底,麥科維2017年臨終前吐露震撼告白:「一切都是演的……我拿了他們的錢,他們把我放到鏡頭前,告訴我該說什麼,我就說什麼。我也做得很好,我是一個好演員。」

「我清楚知道自己當年懷孕的感受,我不想再讓其他女性嚐到這種滋味──廉價、骯髒、一無是處。女性會犯錯,當她們和男人犯錯時,就會發生這種事。(懷孕)是大自然的作用,你不能阻擋,也無法解釋,它就是會發生。」麥科維在紀錄片終於說出真實的立場,「一個年輕女人想不想墮胎,都與我們無關。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稱(墮胎)是一種選擇。」

麥科維2017年2月20日在德州東部城一間養護中心過世,享壽69歲。離開人世前幾個月,她接受紀錄片導演史威尼(Nick Sweeney)的拍片提議,並說出「臨終告白」。她強調,過去的反墮胎「演出」都是「謊言」,之所以改變立場是因為她得到了「拯救行動」(Operation Rescue)等反墮胎組織的報酬。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