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對於個體的記錄,客觀上構成了疫情期間的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卻正是凝聚國族意識的一個要素。
武漢封城時寫下封日記的方方事件不斷發酵。女作家方方不僅面臨著長時間公開的網路暴力,也似乎淪落成為身份敏感的危險分子。近日來,不僅方方日記及「部分知識分子」在抗疫思政會上被張伯禮院士指責為缺乏「家國情懷」,曾在武漢疫情高峰時期敲鑼為救母命的李麗娜(網路上稱為「敲鑼女」)也公開要與方方劃清界限,並怒斥不要「拖她下水」、給她「帶來傷害」。從3000萬人夜讀方方才肯睡去,到越演越烈的「美狗」、「漢奸」、「遞刀子」等謾駡,方方現象折射著當下社會的狂熱輿情與認知層面的巨大撕裂。
從文學批評⻆度進行考察,方方日記凸顯了市民文學的特色。如同1940年代的上海淪陷區,在全國主流媒體進行「救亡」、「啟蒙」等國族宏大敘事的同時,作家張愛玲卻記錄著孤島上海瑣碎的日常以及普通市民不完美的人性。雖然此種書寫方式長時間內被國共兩黨嗤之以鼻,作家本身也一度被扣上「漢奸」的帽子,但在風氣開明、人文意識空前復蘇的1980年代,她卻終因書寫「人的文學」而被正式納入中國文學史。同理,方方日記立足於武漢封城之下普通市民的悲歡離合,並且特別關注一些無法及時在主流媒體發聲的邊緣性小人物,譬如深夜被拒的農民工、流落在外的武漢人、被鄰居強制封城的感染者、呼求無門的病患家屬、失去家人的孩子以及福利院老人等等。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方方日記記忠實地記錄著這些單薄的個體在疫情突襲之際的痛苦與惶恐,這使得她的日記充滿著深切的人性關懷,在寒冷的冬夜與遙遙不知終日的隔離之中溫暖著讀者們的心靈。與西方不同,在全位的深入討論與廣泛的宗教安慰還無法及時跟進的社會結構中,她的日記與李文亮醫生微博之下的「哭牆」一樣,成為抒發人们茫然與焦慮情緒的一扇窗戶。人們在其中窺見了疫情之中的自己,重複著同樣的疑問,分擔著相似的恐懼與擔憂。這種記錄客觀上構成了疫情期間的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卻正是凝聚國族意識的一個要素。
考察方方日記的內容,不難發現,其所立足的一切均在於作者清醒的常識:譬如前期的毫無經驗所造成的醫療資源的擠兌,全方位封鎖所帶來的民眾生活的失調,官僚主義的僵化與遲緩,民眾的心理創傷等等。而方方筆下的一切,我們資源擠兌的西班牙與意大利;測試嚴重不足、醫療器械投入相對困乏的美國與英國抗疫前期等等……甚至就連專業資訊的偏差,政府機構的遲疑,福利院老人子女們的抱怨,以及民眾對經濟下滑的擔憂,我們也都同樣能在抗疫相對成功的德國找到種種類似的版本。只是,在新聞審查並不嚴厲的國度,它們得以及時曝光並迅速形成輿情。而方方日記所記錄的一切並非在於作者有著任何先見之明,而在於作者本身的忠實態度。其實事求是地記錄著疫情之中的世情百態,其敏銳的觀察與深切的同情不僅彰顯了作者對於常識的堅守,更使她的作品展現出不加掩飾的人類的悲歡離合,從而構成「特殊中國環境之中的世界命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