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為什麼大家都爭著討好青年新世代?

2017-05-17 07:10

? 人氣

為什麼只占7分之1,但大家都爭著討好青年新世代?圖為太陽花學運青年。(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為什麼只占7分之1,但大家都爭著討好青年新世代?圖為太陽花學運青年。(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民主政治原本是為絕大多數人利益而運作的制度,可是最近二十年臺灣社會,特別是政府與政黨,竟傾舉國資源與努力,拚命祇討好逐年遞減的非決定性少數,直讓諸多跨國觀察專家,大感好奇又難以置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討好青年新世代的莫名「政治正確」

寵幸年輕人,討好青年新世代,成了臺灣政經社會的一股龐沛激流,淹沒了一切領域與事務,真正社會主流的中壯及高齡世代反倒成為社會「邊際」或「剩餘」,無聲無息、無人理會,更無人在意。

這真是臺灣年輕人、青年新世代最驕美尊貴的時代。

但仔細深究,這種怪現象無非都是「為了買選票」所造成,在這個事事選舉、時時選舉的絕對民主政治時代,人人爭逐選票、搶構選票的結果,就會成就今日臺灣這般模樣的社會醜態。

越低年齡層人口越發明顯遞減的新臺灣

可是,這種極端非理性情況又非常畸形地發生在臺灣社會,難免令人費解難懂,倘若從臺灣人口結構演進狀況,戰後嬰兒潮逐漸老去,新生世代逐年逐世代遞減,其實臺灣社會人口結構,已經因為高齡化與少子化之並存演進,而變成一個典型倒三角社會,也就是越高年齡層的人口絕對數越多,而越低年齡層的人口絕對數越發逐年逐世代地明顯遞減。

在1950年代,臺灣社會的初生率高,當然死亡率也高,每年新生人口數約在45萬人/年,但是到了2015年,新生人口(含外配所生人數)祇有16萬人/年,也就是現在新生人口,祇能夠得上1950年代的35%上下水準。

就理論的理性分析,會決定臺灣社會事事時時選舉最終結果的應該是中壯世代及高齡世代選民,而絕非是今天,無論在朝在野各路政治人物,所費盡心力競逐,「搶著爭買選票」的青年世代選民。

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的確是今天極其引人好奇與難以理解的課題。

被錯看漠視的中高年齡人口族群

事實上,根據臺灣合格選民的人口結構動力分布年齡別演進狀況,每一個十年階段的「青年新世代」,占總人口量體的結構份額比重,乃至一個世代比一世代,其絕對總人數與占比都已是越來越小、越來越不具有「決定性份量」的選民族群,根本不應該得到像今天一樣超額過度的「寵幸」或「被討好」;在臺灣社會今天真正最應該全面得到公共政策照應與政黨政治關懷的,反而應該是越來越增高份額占比的中高年齡人口族群。

依據臺灣警政普查統計所顯示的,在臺灣經濟社會「正要開展起飛階段」極其關鍵的1953年數據,在這出生率仍然還算得是略具顯著性時代,臺灣總人口數為1,865萬人,而真正可以稱作是當年「青年新世代」的20~29歲人口數,祇不過381萬人,占比20.4%,約僅全人口的五分之一略強,至於30歲以上中高齡人口數,則為710萬人,占38.1%。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