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南昌的西漢海昏侯墓於1月時出土了一批竹簡,當時懷疑是《齊論語》竹簡。而28日時,中國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竹簡已完成紅外線掃瞄,經由專家初步斷定,確定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
四書之一的《論語》是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流傳至西漢時有3個版本,其一是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20篇、還有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22篇、與恭王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21篇。《齊論》和《魯論》、《古論》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知道」與「問王」2篇。
而由於漢成帝帝師張禹以《魯論》為主,刪除了《齊論》的「問王」、「知道」2篇,定為20篇,世稱《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又以《張侯論》為底本,並參考《齊論》、《古論》,作《論語注》,成為現今的《論語》,造成《齊論》、《古論》不久就失傳。
目前已公佈了2張竹簡圖片,2張照片為為同一支簡的正反面。竹簡反面寫有「智道」,正面寫有「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由於漢代「知」、「智」互通,此竹簡應就是失傳的「知道」篇。
除了論語之外,西漢海昏侯墓也出土了多部經典,目前已釋讀出《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與《悼亡賦》等多部典籍內容,已經進入到文字釋讀和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