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界的顯學是金融科技(FinTech),一向保守的台灣金管會也效法英國、澳洲、新加坡,提出了金融監理沙盒立法,以容許台灣的金融及非金融業者在有序且有限規模的情況下,對新金融科技進行市場驗證。
維基百科對金融科技的定義是運用科技手段使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著名的金融科技企業例如:美國從事支付的PayPal、P-to-P貸款的Lending Club,英國從事跨國匯款的TransferWise,中國大陸專做電商小微信貸的螞蟻金服等。
金融服務因為不需要處理實體商品,最適合線上化。早在1994年,比爾蓋茲就說過銀行服務是必須的,銀行卻不是必要的。在這大膽預言之後的20餘年,網際網路與通訊科技的發達,使得蓋茲的預言逐漸實現。暢銷書「銀行3.0」的作者Brett King在2014重申所謂「跑銀行(banking)」是一件你所做的事,而不再是你去的地方。
最近幾年新興金融科技業者的興起,蠶食傳統金融業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在零售金融業務上,更使傳統金融業者感受到無比的危機。
的確,傳統銀行的分行經營模式在資通科技的發達下,面臨巨大的衝擊。2015-16兩年間,英國大型銀行的分行關閉了逾一成。在美國,強調交叉銷售而始終抗拒關閉實體分行的富國銀行(Wells Fargo),也終於追隨摩根大通銀行和美國銀行的步伐,在今年初宣布未來兩年要裁撤400家分行,占富國銀行現有分行總數的6%。即使是在金融趨勢追隨者的亞洲,韓國花旗銀行最近也宣布將裁撤八成的實體分行。看來,傳統金融業正面臨無可逃避的改變。
然而,金融業也有無可改變之處,那就是金融業必須要獲得客戶的高度信任。這種信任,是植基於業者多年誠信經營歷史的累積,再加上政府金融法規與監理的執行。人性中的貪婪與恐懼交互作用,使得整部金融發展史就是發展、危機、監管,三階段的循環前進。人的聰明才智帶來金融業的創新與發展;但是人性中的貪婪往往使得創新變成畸形泡沫。當泡沫破滅時,恐懼又造成金融危機;在危機中,政府出手以公權力挽救市場信用,淘汰過度貪婪的金融業,並痛定思痛推出新的金融監管法規。這樣的循環,在2008/09金融海嘯中清楚可見。
傳統金融業雖然面臨金融科技的巨大挑戰,也不用妄自菲薄。新創金融科技業所缺乏的是傳統金融業的厚實資本與政府監管。金融科技業者自詡為科技平台經營者,藉此規避監管,殊不知監管以及由監管而來的政府隱性保證,以及多年累積的厚實資本,正是金融業客戶信心的源頭。
去年,美國P-to-P借貸平台龍頭Lending Club在一連串的負面消息下,包括創辦人兼執行長被董事會開革,迄今未能恢復元氣;而中國多個P-to-P借貸平台更被勒令歇業。在美國與中國政府對金融科技業加強監管的情況下,創投業者投入金融科技業的資金也大幅減少,從2015年的470億美元,減少將近一半到去年的250億美元。
瞻望前景,傳統金融業者勢必利用更多新資通科技來提供服務。但是,傳統金融業並不會被新創金融科技業者所取代。新創金融科技業者尚未被納入監管體系,也缺乏政府監管體系所必然要求的厚實資本,所以客戶的信心容易波動。
可以預見,傳統金融業者將更多投資於新興金融科技,甚至將新興金融科技業者收購,而將其科技內化。金融業勢必要有新科技應用的改變,但不會改變的是金融業仍必須靠政府監管以及厚實資本來維護客戶的信任。
*本文原刊《經濟日報》,經作者同意轉載。作者是台大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富邦金控高級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