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這份提名名單到底好不好?除了九成「唯綠」,落選者有之、卸任者有之、選舉助攻者有之,若要「泛論」,當年民進黨批評「史上最難看的監委名單」,要求馬英九道歉的「駡詞」,完全可以套用並要求蔡英文道歉;這就是問題,「授監委以酬庸」顯非始自蔡英文,陳水扁如此,馬英九亦不乏塞進若干,為什麼國之重臣─監委會成為權力者資源分配的疏洪道?這是權力者缺乏自省,當然也還是監察院的失敗。
陳菊固可自辯她主持的高雄市府團隊遭到監察院調查五十八案、糾正三十案、彈劾三案,沒有一件針對她個人,但這三個數字,民眾不可能完全無感,行政權無視監察權,不表示民眾對官箴良窳無知無覺,隨便舉例,最近被揭露與文化總會關係匪淺的「幫推」、「投石」拿下政府標案達八千萬,總統府雲淡風輕一句「依法公開招標」,在此之前,獨派的喜樂島早就指控文總拿發票要柯文哲辦公室沖銷二千多萬;早在蔡政府第一任的第一年就由行政院函送各部會「公關公司背景提示資料」及「評審委員建議名單」;什麼時候文總成了政府標案的「大包」?什麼時候標案也得「唯綠」?什麼時候標案都是民進黨的親朋好友而可以無視利益迴避?文總之外,還有多少類似「友好標案」?當民進黨吃到飽進化版成型,司法未達而政治道德有虧,能期待蔡英文提名,陳菊主持的監察院至少發揮糾正作用嗎?
不必譏笑國民黨「姿勢」不好,「異議」本來就是民主的必要元素,比較麻煩的是,當國民黨也向民進黨看齊,抗爭的互倣未必讓民主退步,但欲期進步不易,所謂「在朝當思在野日,在野也有在朝時」,威權國民黨是民進黨壯大的土壤,大權獨攬的民進黨當然是激活國民黨的觸媒,民進黨蔡政府找不出朝野對話之路,彼此消耗到下一次選舉,就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