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曾在恐龍的時代飛翔!羽毛、鳥爪、皮膚依稀可見 緬甸琥珀發現1億年前的雛鳥屍體

2017-06-10 15:25

? 人氣

「本來以為是蜥蜴」

青年古鳥類學家鄒晶梅表示,這只雛鳥的頭骨有明顯的牙齒,其椎體等其他骨骼形態都顯示牠屬於典型的反鳥類。反鳥類是白堊紀出現的原始鳥類,其肩帶骨骼的關節組合與現生鳥類的相反,在白堊世末期與恐龍一同滅絕。台灣學者曾國維教授稱,基於標本的羽毛和骨骼狀態,確認這只雛鳥被樹脂包住時剛剛出生幾周時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標本的擁有者、騰衝虎魄閣博物館館長陳光回憶道:「上面的鱗片,絲狀羽栩栩如生,有很鋒利的爪子,當時當地人都以為是蜥蜴爪,但我意識到這個標本尤其特殊,更像鳥類的足部。」「我們後來選擇與邢立達團隊合作研究,他確認了我的猜測,這確實是鳥足!而我的妻子則給這件標本起了一個暱稱,叫『比龍』,這是緬甸一種琥珀色小鳥(小雲雀)的當地發音。」

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黎剛表示,研究團隊開始只是注意到了一對非常精美的鳥足,之後採用顯微CT等無損設備來成像和分析標本之後,才發現了琥珀內部還隱藏著頭骨、脊椎等重要器官,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終無損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緬甸琥珀中驚見一億年前的幼鳥屍體羽毛。
緬甸琥珀中驚見一億年前的幼鳥屍體羽毛。

專家認為,這個「比龍」標本是目前緬甸琥珀中最完整的古鳥類化石,它是一隻出生僅數周的反鳥(Enantiornis)類雛鳥,琥珀的特異性使其保存了人類歷史上最豐富的雛鳥骨學與軟組織細節,邢立達表示,這件標本對鳥類的演化研究意義重大,能夠填補許多古鳥類研究的空白。

至於這個琥珀裡的雛鳥是否可以透過基因技術「死而復生」?邢立達曾表示,一般的生物DNA能保存500萬年左右,在西伯利亞凍土那種很極端的條件下,可以勉強達到600多萬年,但是一億年前形成的琥珀,意味著裡面的生物也是一億年前死亡,現有技術無法讓裡頭的生物「復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