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瑞觀點:傳統市場適合使用電子支付嗎?

2020-07-04 06:30

? 人氣

20200417-蚵仔煎、小吃店、生意、餐飲業、美食、商家、夜市、人潮。示意圖。(新新聞林瑞慶攝)
夜市對電子支付接受度不一。(新新聞林瑞慶攝)

二.電子支付的推動與政策

有關電子支付的推動與政策內容,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定義

一般而言,所謂電子支付是指電子交易的當事人,包括消費者、廠商和金融機構,使用安全電子支付手段,通過網路進行的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這也是最近幾年才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支付模式。另外,電子支付業務必須有店家、金融機構、消費者三方的配合,更需有電子系統業者的介入與協助;另外,電子支付的業務類型按電子支付指令發起方式分為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銷售點終端交易、自動櫃員機交易和其他電子支付等。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電子支付的工具越來越多,這些支付工具可以分為三大類,即電子貨幣類(如電子現金、電子錢包等)、電子信用卡類(如智能卡、借記卡、電話卡等),以及電子支票類(如電子支票、電子匯款、電子劃款等),這些方式各有自己的特點和運作模式,適用於不同的交易過程,而政府在公有市場所推動大抵是以電子貨幣類中的電子現金(E-Cash)或電子錢包(Electronic Wallet)為主要依據。

(二)為何要推動電子支付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世界各國使用電子支付的情形愈來愈多,並已在金融、電信、社會保障、稅務、交通、公用事業、服務業等廣泛應用,如台灣新型身份證、健保卡,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的消費IC卡等行業,亦即電子支付應用已經滲透到人民的各種生活,不僅提高政府及各行業的現代化管理,同時也改變人民的生活模式,對於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及促進社會活動與國家經濟,具有重大的影響。

由於電子支付取代現金支付,有提升經濟活動的效率、節省現金支付的處理成本、刺激民間消費帶動經濟成長、縮小地下經濟規模,以及提高金融透明度等優點,故世界各主要國家多列為重要的財金政策。如2016年,丹麥政府宣布取消大部分商店的現金付款;瑞典中央銀行擬在八年內,將該國現金使用量降低50%(2020年);同段期間內,日本則計畫大幅推廣非現金支付。另方面,臺灣的電子支付環境與基礎建設良好,金融卡(debit card)、信用卡(credit card)、電子票證及第三方支付等,在國內經濟社會已運行多年,惟因國內銀行分行密集、自動提款機廣設,金融服務密度高,加上缺乏有效的政策誘因,因此,國人習慣使用現金交易,而這也讓使用電子支付之普及度受到影響,其與政府預定的2020年之52%的普及率仍有一段距離。

(三).電子支付的發展

2014年9月,國內經由財金資訊公司、聯合信用卡中心、臺灣票據交換所,以及全體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成立「臺灣行動支付公司」。初期工作主要是推動金融業與電信業整合之 PSP TSM(Payment Service Provider, Trusted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