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多位俄羅斯政情分析家指出,普京的統治基礎已出現裂痕,經濟尤其是致命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俄羅斯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衰退6.6%,是11年來最糟;國民實質所得已連續6年停止成長,近來失業率大幅攀升,工業產值陡降,聲請破產的個人與商家激增。
普京在2000年代錯失利用能源收益推動經濟轉型的良機,至今政府歲入40%來自石油與天然氣;2008年入侵喬治亞(Georgia)、2014年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Crimea),讓警報聲響徹全歐洲;2016年透過網軍力助川普入主白宮,干預選舉的惡行惡狀激怒美國社會,讓俄羅斯的國際處境更為孤立。
除了選舉舞弊與民族主義,已然黔驢技窮
今年這場大費周章、看似庸人自擾的修憲公投,雖然壓倒性的結果符合普京要求,但也透顯出他面對政權正當性危機,除了選舉舞弊與鼓動民族主義情緒,已然黔驢技窮。更可悲的是,普京與其前蘇聯國安會(KGB)同夥組成的統治集團,儘管執政逾20年,全面壟斷國家資源,卻仍然無法建立集體領導與接班人培養機制,比前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還不如。
對於腐敗的領導模式,對於國家的落後、停滯與孤立,俄羅斯人民還願意忍受多久?載舟覆舟,殷鑑不遠。1991年3月,蘇聯舉行公投,決定是否保留「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USSR)體制,結果是壓倒性的77.85%支持。8月,聯邦解體危機惡化,保守勢力發動政變,企圖推翻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政權,兩天就宣告失敗。12月,蘇聯成為歷史名詞。就在那年,一名KGB中校辭職,全心投入家鄉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政壇,他就是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