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現實下,梅克爾政府主張以經濟合作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觀。這樣的主張在近日又得到了德國經濟部長的再度強調,他接受德媒專訪時表示,德國堅定捍衛人權,但也堅信貿易能夠促成一定程度的轉變。德經長同時也委婉表示,不是什麼話題都適合公開表態,有時此舉適得其反。
再者,德經長還強調,儘管為人權事業發聲非常重要,但是也必須要認識到,世界上很多人「並不總是和我們有著相同的觀念」,因此旨在促進穩定、減少衝突的國際合作與貿易就凸顯了重要性。
德國防長,外長到經長的公開談話,在在顯示梅克爾政府努力擺脫偏執的媒體公審,堅持為德國甚至歐盟的最大利益,不惜逆風而行的勇氣與理智。他們挑難的做,用溫和的態度應對媒體的尖酸,拒絕粗暴地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到其他國家,而不計後果。
梅克爾也讓我們開了眼界,什麼是執政高度,什麼是寬宏視野,什麼是擇善固執。
相對地,在野黨與媒體不必顧慮國家的長久利益,以及為此必須付出的代價,他們只需要在教條化的價值堡壘中,做容易的事,只顧自我感覺良好即可。
因此,我們必須對「國家機器」的負面意涵,分一點到那些自稱監督「國家機器」的公民團體上,這些不必負責的單位組織,各以自身偏狹的主張,侵蝕國家整體利益。
後果是,不只人權,我們曾經深信的新聞自由,也在被部分媒體遭到濫用而逐漸失去公信力。
德媒動輒以「香港人對德國失望」,儼然以香港代理人自居,渾然不顧支持「港區國安法」的港人,也有對人權的另一番看法。至此,人權基本教義偽善的一面昭然若揭,反倒凸顯梅克爾政府在價值議題上可貴的謹慎與理智。
而這一份理智,使得德國無須面對香港政治難民的議題,相對地,英國政府就不得不處理,而處理方式卻只接納香港富裕階級或高端勞工,「人道」不了年輕的示威群眾。那麼,德英兩國,是誰在人權議題上被扣分了呢?
突出自己偽善的,當然是英國。
政情風雲變幻,梅克爾是否能將此立場堅持到最後,尚未可知,但最起碼,此時此刻她做了一個艱難而可敬的決定。
從德國政府的態度,反觀蔡英文政府面對「港區國安法」與自己的「國安五法」態度上的曖昧,以及處理政治難民作法上的極度保守,矛盾而不入流。
蔡英文的二律背反
蔡英文,大概是全球在香港事件上獲利最豐的政客,選前,各種撐港活動與信息充斥,滿口仁義道德,選後,當必須應對香港政治難民議題時,語焉不詳 ,設立一個專案機構拖時間,明顯敷衍的表現與選前的甜言蜜語完全不相稱。
英國媒體立刻注意到台灣當局耍花槍,並直指問題核心是「接納示威者」,而非「引入有錢人」。當然,不是只有台灣對兩者大小眼,英國,澳洲亦然,這現象使得西方媒體又遇到了一堵穿不透的牆,他們希望看到的「美麗風景線」被隔在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