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轉型正義工作多半涉及法律與政治面向,經常談論究責、賠償、歷史真相追求,若要成為公共記憶,必須設法讓一般社會大眾有感;沒有標準答案的當代藝術,充滿多元的可能性與開放性,即便「看嘸」,也能自有詮釋。
綠島人權藝術季其中一個作品,是以《新英文法》作者、政治犯柯旗化生命歷程布置而成的房間。柯旗化的名字取其父親家鄉「旗山」與母親家鄉「善化」,不料這個名字卻被認為意欲「更換國旗」,具有預備叛亂之嫌,一關就關了十七年。
當時的綠島被美國視為「模範監獄」,而柯旗化關押期間,妻子又向孩子謊稱「爸爸去美國留學、工作」。於是這個在綠島的房間宛若美國,房內的布置與影像各有其含義。只見一對參觀的父子走進去不到三分鐘便坐到房門口吹風,沒能細看的小男孩只問了父親:「我的名字會犯法嗎?」
他們或許未能參透整個藝術創作欲傳達的意義,卻埋下一顆探尋的種子。連續兩年擔任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的羅秀芝也回應:「很多人都在問,藝術家會比政治人物或社會運動人士來得更有效嗎?我的回答是,藝術可以打動人心,深入腦海,傳播無遠弗屆。」
用文化反省運動跨越政治
近年來,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檔案陸續解密、研究專著接連付梓,越來越多創作者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去年度的台新藝術獎就有四件相關作品獲得提名,其中「再次拒絕長大劇團」以白色恐怖故事為腳本演出的《明白歌》,更獲得年度大獎。
陳俊宏常說:「轉型正義是一場文化反省運動,必須用各種文化形式理解威權和民主有何不同。」台灣的轉型正義經常牽扯政治立場攻防、意識形態衝突,藝術創作反而成為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渠道,進而讓觀者產生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