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有重於泰山,美國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激發近年最大規模的種族平權運動,二十世紀前歐洲強權的殖民史,美洲、非洲與亞洲原住民遭到的蹂躪,也再次受到嚴格檢視。那些昔年在海外耀武揚威、衣錦榮歸故里、化為青銅雕像的「英雄」,一個又一個從高聳的基座走下來。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正是其中一位,甚至被直接貼上「種族主義者」、「種族歧視者」的標籤,雕像也遭到噴漆、塗鴉。
外號「鬥牛犬」(Bulldog)的邱翁大概是全世界最熟悉的英國政治家,也被普遍視為近代英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英美政治領導人總是喜歡引述他的戰時名言,甚至斗膽以他自比,現任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在距離英國幾千公里外的印度,許多人對邱翁的觀感卻別是一番滋味。
成長於大英帝國鼎盛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年代,一生到過印度、蘇丹、南非、葉門、巴勒斯坦等殖民地,還當過殖民地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邱吉爾會成為一個深信(英國)白人優越性、宣揚歐洲國家殖民「善政」、力倡優生學與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的種族主義者,似乎不是什麼難以想像的事,歸之於「時代共業」可也。而且邱吉爾也從不吝於表達他對黑人、美洲原住民、阿拉伯人、中國人、印度人的鄙視。
不過更嚴重的是,就如今年種族平權運動的主軸「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政治決策往往會凸顯「人命不等價」,其後果可能是結構性的歧視,也可能是大規模的人道災難。在許多印度人眼中,邱吉爾要為300萬人的死亡負責。
上個星期,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專題報導,BBC印度特派員李梅(Yogita Limaye)帶領觀眾回顧1943年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並聚焦邱吉爾在這場浩劫中扮演的角色。簡而言之,身為帝國首相,邱吉爾見死不救。
這裡的「孟加拉」指的是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的孟加拉省(Bengal Province)涵蓋今日的印度東部(East India)5個邦與孟加拉,前者80%居民為印度教徒,後者是穆斯林國家。
1941年12月,二戰期間,日軍開始轟炸緬甸最大城市仰光(Rangoon),逾50萬印度裔向西逃回家鄉,淪為難民。1942年3月,仰光淪陷,緬甸對印度的稻米出口中斷。孟加拉省成為同盟國(Allies)對抗軸心國(Axis powers)的前線,英軍「堅壁清野」(denial policies),大規模收繳、摧毀沿岸地區的作物與船隻。1942年10月,強烈熱帶氣旋侵襲,重創原本就勉強餬口的稻米生產,倖存的作物染上稻胡麻葉枯病(brown spot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