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省人口逾6000萬,饑荒浩劫山雨欲來。從1942年12月開始,英國駐印度總督林利思戈(Viceroy Linlithgow)、印度事務大臣艾默里(Leo Amery)、駐印英軍總司令奧金萊克(Claude Auchinleck)紛紛向倫敦發出警訊,要求從澳洲等地緊急運補糧食,但邱吉爾的戰爭內閣(War Cabinet)不是相應不理,就是勉予同意但大打折扣。理由很簡單,當時歐洲戰事方殷,同盟國準備從義大利與法國反攻納粹第三帝國,一切物資運輸以歐洲戰場為優先考量,糧食寧可儲存也不能拿去救災。
饑荒浩劫爆發,大批鄉村民眾湧入城市,尋求最後一線生機。路邊、水邊隨處可見屍體,沒有人有力氣埋葬他們,只能讓野狗與禿鷹啃食。1943年5月災情最嚴重時,大城加爾各答(Calcutta)一天要死掉2000人。
老牌影星查特吉(Soumitra Chatterjee)當年8歲,他回憶:「飢民就像一具披著一張人皮的骸骨。他們哀哀哭泣,懇求一點煮飯的水,知道沒有人會有多餘的飯可以施捨。聽過他們的哭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邱吉爾一生到過印度2次,也曾造訪加爾各答,但此時遠在倫敦,顯然聽不到飢民的哭聲。對於印度事務大臣艾默里的救災敦促,他不耐煩地回應,「印度人像兔子一樣會生」(Indians breeding like rabbits),運去再多的糧食也不夠。1943年9月之後,邱吉爾政府的救災行動總算轉趨積極,那年的稻作也出現難得的豐收,災情才慢慢緩解,但已經有大約300萬人死於飢餓、營養不良與相關疾病,6倍於整個大英帝國在二戰的死難人數。
邱吉爾強烈反對印度自治與獨立,將印度視為大英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視為亂臣賊子。
歷史當然有不同的解讀,一代名相、二戰偉人當然不乏辯護者。最常見的辯解就是當時邱吉爾正在進行一場「全球戰爭」,必須以大局為重,無暇顧及印度饑荒也在情理之中。也有人強調,印度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自身要負不少責任,而且邱吉爾政府還是有拿出救災行動。也有人主張,就算邱吉爾對不起印度人,並不影響他的英雄地位。
本身是印度裔的BBC特派員李梅,在報導的尾聲中說:「以今鑑古,可能會讓這個世界從此沒有英雄……然而,除非面對這些人物生命的全面真相,否則我們很難有所進步。」
如果只能在「沒有英雄的世界」與「難以進步的世界」二選一,我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