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結束75周年》數十萬陣亡日本官兵遺骸仍流落海外,與家人團聚遙遙無期

2020-08-13 17:10

? 人氣

2010年資料照,死於硫磺島戰役的日本士兵遺骸。(AP)

2010年資料照,死於硫磺島戰役的日本士兵遺骸。(AP)

8月15日將是二次大戰結束75周年,上百萬死於太平洋戰役的日本官兵卻還未確認遺體身分,隨著時間流逝,數十萬流落海外的陣亡官兵遺骸回家的希望也更加渺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百萬失蹤官兵遺骸僅半數尋獲

美聯社(AP)報導,二戰期間日軍陣亡者超過240萬人,其中上百萬人還處於「狀況不明」的失蹤狀態,他們的足跡隨著日本帝國野心遍布亞洲,包括遙遠的太平洋小島,中國南方或蒙古國,甚至遠在俄羅斯都有。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超過100萬失蹤官兵之中,目前僅約50萬人的遺體被尋獲,其餘的人不是葬身海上,就是因為戰爭或政治因素被埋在遙遠或不知名的地方。時光荏苒,隨著文件逸散、經歷二戰的人們逐漸凋零等原因,找到存放遺體之處及辨認死者身分,都成為愈來愈艱難的任務。

2016年,日本國會通過一項為期8年的法案,希望在2024年以前完成復原二戰官兵遺體的計劃,運用更多DNA配對技術來辨識身分,日本也與美國國防部合作,協尋那些遺落在太平洋美軍基地附近的遺體。

2013年資料照,印尼巴布亞省為二戰陣亡日本士兵舉行火化儀式。(AP)
2013年資料照,印尼巴布亞省為二戰陣亡日本官兵舉行火化儀式。(AP)

搜索計劃原地踏步

二次大戰結束以後,日本陣亡將士的家屬不斷要求政府找回遺體,但日本卻等了將近60年,直到2003年才正式展開搜索行動。今年7月,厚生勞動省也成立了全面的遺骸資訊中心,以提供DNA資料庫比對服務。

1943年,即將戰敗的日軍從太平洋全面撤退,倉促之下,日軍竟出現以「碎石裝盒」取代骨灰罈寄給家屬的荒謬行為,也沒有隻字片語解釋這些官兵的陣亡緣由,只保證所有陣亡將士都能入祀靖國神社。戰後的日本政府也陸續推進這項計畫,但仍是象徵意味居多,不曾強調讓每位官兵回到正確的家人身邊。

1952年,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結束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日本也正式開始將陣亡官兵的遺骸從海外運送回國,但任務卻受到猛烈批評,尤其來自在戰時受到日本侵略的東南亞國家。日本當時聚焦幾個主要戰場,但蒐集到的遺骸絕大多數並不完整,也難以進行身分鑑定。

僅僅找回約1萬人的遺骸之後,厚生勞動省還曾在1962年試圖終止任務,遭到退伍將士與失蹤者家屬的強烈反對才繼續進行。至今為止,日本找回的將士遺骸約34萬具,大部分都存放在位於東京的千鳥淵國家公墓。

2010年資料照,日本時任首相菅直人前往硫磺島,悼念死於當地的日本士兵遺骸。(AP)
2010年資料照,日本時任首相菅直人前往硫磺島,悼念死於當地的日本官兵遺骸。(AP)

「對遺骸不尊重」突顯逃避心態

帝京大學歷史學家濱井和史(Kazufumi Hamai)指出,這些遺骸不僅從未進行過DNA檢驗、至今沒有任何身分證明,其中非日本籍的官兵幾乎全被印上大大的數字編號,彷彿只是某種收藏品。濱井和史表示,日本政府緩慢而滿是漏洞的遺骸搜索任務,恰好反映出這個國家多麼不願面對那段不堪的戰時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