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解嚴30周年,曾在戒嚴時期擔任新聞局長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下午在臉書上回憶當年解嚴前後的歷程。他說,解嚴不是一夕間能輕易完成的事,必須有整體配套才能行動,前總統蔣經國在任內的多項改革宣示,都是開啟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決策,更是一個個艱鉅的政治工程。
先招考警政幹部 取代軍方警備總部
宋楚瑜表示,解嚴不是紙上談兵,或對外宣示的一句話而已,法源上要先制定《國家安全法》,並將配套備好才能行動。他提到,當時,蔣經國不只一次要求時任警政署署長羅張招考訓練警政幹部,取代軍方警備總部人力,包括機場、港口的安檢人員及海岸防衛警備部隊,這些準備工作都需費時規畫,所以解嚴才遲遲未提早上路。
宋楚瑜接著細數解嚴前,蔣經國宣示的重大決策與改革計畫,包含蔣經國接受《時代雜誌》專訪,宣示蔣家人不繼位、不競選總統,以及充實中央民代機構、通過《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立法院通過解嚴案、研擬國人赴大陸探親,並定調反共、光復國土目標及確保國家安全原則不變。
宋楚瑜說,「台灣地區實施戒嚴長達38年之久,雖然這種戒嚴與西方國家的軍事戒嚴截然不同,也不影響絕大多數人民的日常生活」,但他也提到,在全球各國中,戒嚴是絕無僅有,尤其為民主先進國家所不解;而在國民黨內則看法不一,因此,解嚴絕非是一道命令或一夕之間能輕易完成。
蔣經國受訪透露後 平地一聲雷震撼
宋楚瑜回憶,當時台灣內部對解嚴的消息,與論已醞釀一段時間,但蔣經國在向來訪的《華盛頓郵報》與《新聞週刊》集團主席葛蘭姆(Katherine Graham)透露後,仍造成平地一聲雷的震撼。他感念,經國先生晚年身體狀況不佳,但仍毅然決然推動政治革新,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在為台灣人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