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中和海上封鎖:報告提及,解放軍曾在報告中詳述針對台灣的聯合封鎖行動,包括嚴密封鎖海上與空中交通,切斷對台灣至關重要的進口貿易,迫使台灣舉起白旗。這場封鎖行動可能長達數周甚至數月之久,解放軍同時還會發動大規模的飛彈攻擊、電子戰、網路戰、宣傳戰、或是對台灣近海島嶼的佔領,讓台灣加速失去戰意。
2.有限度的武力運用:除了全面性的聯合封鎖之外,中國也可能對台灣進行有限度的軍事行動,並與各種國際組織支持的政經活動相結合,削弱台灣當局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包括針對台灣政治、軍事和經濟基礎設施的網路攻勢,引發台灣的恐慌,降低台灣民眾對領導人的信心。解放軍的特種作戰部隊也可能對台灣進行滲透作戰,針對基礎設施或領導人等特定目標發動致命攻擊。
3.空中和飛彈作戰:中國對台灣發動飛彈攻擊與精確空襲向來是各界談論已久的動武選項,五角大廈指出,解放軍的打擊對象可能包括空軍基地、雷達站、飛彈基地、太空設備與通信設施,此舉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削弱台灣的防禦力,壓制台灣的領導人,或者讓台灣民眾的信心崩潰。
4.直接入侵台灣:以上三種攻台策略,都不是直接讓大部隊登陸台灣,不過解放軍確實保有直接入侵台灣的選項。在中國軍方的規劃下,這種聯合登島作戰仰賴兩棲部隊與後勤、空軍、海軍、電子戰部隊的協調行動,重點在於如何突破或者繞過海岸防線,建立灘頭陣地,讓後續的人員與物資持續送進指定登陸點,而後發動攻擊、奪取佔領主要目標甚至整個台灣。五角大廈指出,解放軍2019年就在台灣附近的東南沿海一帶,舉行了聯合兩棲突擊演習,中國首艘可搭載直升機的新型兩棲攻擊艦(即075型)也在去年已經下水。
不過五角大廈在報告中指出,大規模兩棲入侵是最複雜的軍事行動之一,必須仰賴空中與海上優勢,快速集結並維持陸上補給,加上不間斷的後續支持方有勝算。美國國防部並不看好解放軍真能對台灣進行兩棲作戰,尤其登陸之後將面對城市作戰,戰事日久又將招致國際社會干預,兩棲登陸台灣對中國來說只是一個具有重大的政治軍事風險的艱難選項。
不過五角大廈仍肯定解放軍具有打贏兩棲作戰的能力,但不是對於台灣的全面入侵,而是針對台灣的離島—包括南海的東沙群島、太平島,還有中國沿岸的金門、馬祖。《中國軍力報告》指出,解放軍確實有能力攻佔馬祖或金門這類防禦較好的中型島嶼,而且藉此展現其軍事能力和政治決心,並取得切實的領土利益。不過解放軍攻佔金馬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軍事,而是此舉不一定能造成台灣民眾的心理壓力,如果屆時激起台灣的台獨情緒、同時引發國際社會的激烈反對,攻佔台灣離島仍是一個具有強烈政治風險的選項。
五角大廈在報告中指出,解放軍目前共有12支能夠遂行兩棲作戰任務的部隊,而且包括陸軍與海軍陸戰隊都在陸續補強兩棲作戰的新裝備,像是ZBD-05兩棲步兵戰車和PLZ-07B兩棲自行榴彈炮。解放軍也在提高空降部隊的戰力,企圖在對台作戰時佔領關鍵地點,阻止台灣的反擊。不過《中國軍力報告》也指出,解放軍持續發展的兩棲登陸與奪島能力都是針對小型島嶼而來,包括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的兩棲作戰演習都是連級到營級的規模,就算2012年起中國軍方不斷強調兩棲戰力的重視與增強,但卻很少見到營級以上的兩棲演習。
不過五角大廈在報告中還是仔細敘述了解放軍各軍種對台作戰的準備,包括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部和南部戰區司令部的兩棲聯兵旅就部署在台灣當面,他們所配備的05型兩棲步兵戰車、兩棲突擊炮與其他多用途兩棲車輛,顯然就是為了對台作戰準備。這些部隊與其他軍種的聯合作戰演練,就是為了提高兩棲攻擊的作戰技能。此外,中國陸軍的航空兵與空中突擊旅2019年都針對入侵台灣的想定重點演練,針對空中攻擊和近距離空中支援進行演習。中國陸軍也正在部署先進防空、電子戰與指揮控制系統,這對進攻台灣至關重要。
在中國海軍方面,則是持續提高提高防空、反水面、反潛作戰能力,發展核威懾力量,引入新的多任務平台,希望在兩岸衝突之際重創台灣海軍。在新型攻擊潛艦、具有防空能力的飛彈驅逐艦,以及第四代戰機加入後,中國海軍希望能在第一島鏈之內取得海上優勢,威懾與反擊台海戰事的第三方干預。不過美軍也注意到,中國打造兩棲艦隊時,將重點放在擴增具備遠征作戰能力的船塢登陸艦,而非配備大量的中小型登陸艇,這似乎意味著中國短期內並沒有打算進行兩棲登陸作戰、而打造「藍水海軍」一直是中國海軍的建軍重點;或者說,需要充裕載運能力的搶灘攻勢,目前並非解放軍的攻台首選。至於中國空軍方面,則保持了為台灣突發狀況提供各種戰力支援的態勢,解放軍擁有大量先進戰機,可在不需加油的情況執行對台作戰,為海面與地面攻勢爭取空優與保持對地攻擊的強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