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悲歌》新冠疫情幾乎拖垮全球經濟 魚翅貿易為何絲毫不受影響?

2020-09-07 10:00

? 人氣

人們對魚翅的熱愛,導致鯊魚遭大量捕殺。圖為2013年香港魚翅工廠,大量魚翅正在頂樓曬乾。(資料照,AP)

人們對魚翅的熱愛,導致鯊魚遭大量捕殺。圖為2013年香港魚翅工廠,大量魚翅正在頂樓曬乾。(資料照,AP)

隨著全球受到疫情影響,保育人士希望藉此能減緩獵捕魚翅的情況,但事與願違,《南華早報》6日報導指出,香港4、5月查獲的走私魚翅數量,比2019年整年沒收的魚翅量多出12公噸,而這些魚翅的來源則是捕鯊不違法的印尼,也因為魚翅獲利高,印尼漁業2020年第1季收益比同期成長3.52%。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香港海關5月6日公布,查獲共26公噸的走私魚翅,且是從38500隻瀕臨絕種鯊魚身上砍下,要價高達港幣860萬元(約新台幣3182萬元)。隨著中國中產階級逐漸變得富裕,被視為高級佳餚的魚翅羹需求也增加,但在保育人士努力下,中國、香港、澳門、台灣、泰國對魚翅的需求量,自2011年至今已減少8成。

魚翅獲利高 促使獵捕鯊魚增加

不過泰國成為魚翅需求潛在市場,因為2017年調查顯示,57%的都會泰國人吃過魚翅,另有61%計畫未來也要品嚐,而國際保育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指出,每年約有7300萬隻鯊魚被捕殺,但因像印尼等國家未把捕鯊列為非法行為,使得被捕鯊魚數量可能近1億隻。

香港店面販售魚翅。(AP)
香港店面販售魚翅。(AP)

根據關注野生動物貿易的非政府組織「國際野生動物貿易委員會」(TRAFFIC)統計,印尼2007至2017年是全球最大魚翅產品出產國,每年平均生產逾11萬公噸相關商品。受到疫情影響,印尼2020年首季GDP寫下2001年以來最低成長幅度,但漁業收益成長卻比同期增加3.52%。

漁工待遇不佳 靠魚翅增加收入

印尼海事暨漁業部長普拉博沃(Edhy Prabowo)直言,漁業對印尼經濟復甦扮演關鍵角色。印尼有超過13000個島嶼,專屬經濟海域面積超過600萬平方公里,使得漁業成為印尼經濟的一大支柱,2019年GDP有2.6%來自漁業收益,逾269億美元。

拉姆齊和夥伴平日也會帶遊客進行無柵欄的鯊魚生態導覽。(美聯社)
潛水員與鯊魚。(資料照,美聯社)

由於部分瀕危物種的保育令2018年效期屆滿,現只剩鯨鯊在印尼完全受到保護禁獵,而依據印尼農業部統計,2011年的魚翅出口收益達1400萬美元。「有一段時間,我不用擔心,因為魚翅交易似乎停擺」,印尼保育組織Project Hiu創辦人史都華(Madison Stewart),「但現在有恢復跡象」。

Project Hiu目標是協助當地漁工能有其他收入,而非靠獵捕魚翅賺錢,因為印尼漁工平均月薪為40美元,低於印尼全國平均收入的171美元,但若2周的航程內獵捕50至75隻鯊魚,就可賺進150美元。「野生救援」鯊鰩保育計畫負責人華維克(Luke Warwick)坦言,為了多賺錢,受保育物種面臨被獵捕風險。

宜蘭縣蘇澳鎮近海漁業、漁工(謝孟穎攝)
由於魚翅獲利高,促使漁工獵捕鯊魚多賺錢。圖為漁船(資料照,謝孟穎攝)

更全面管制 捕鯊會讓生態系統崩塌

史都華告訴《南華早報》:「我曾與漁工一起出海2周,他們的漁獲量不錯,但只賺到650美元,還要5人平分。這樣的情況愈來愈常見,且為了能找到鯊魚,燃料費開支也不小。」部分漁工選擇為外籍漁船工作,以獲得較好報酬,但也常有扣薪、霸凌、性侵害和被迫當奴工的問題出現。

華維克強調,印尼的捕鯊量占全球10%,足以扮演領導鯊魚保育的角色,「世界各國應適當控管鯊魚數量,結合當地獵捕、餐廳供應魚翅羹等大範圍的管制措施」。史都華則說:「鯊魚數量成長緩慢,牠們很少有幼魚,且不應被獵捕......當鯊魚被獵捕,對生態系統底層物種會有影響,甚至造成系統崩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