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本地的營造業勞工確實正在經歷一波許久未見的榮景,他們站在自己的利益,不願現在突然有跑進來壓低他們收入的廉價移工跟他們競爭。但是,站在全國經濟動能的立場來看,時間就是金錢,這個時候,營造業的施工進度與經濟成長可以説緊密的掛勾著。看來似乎是應該為了經濟成長,而犧牲營造勞工好不容易盼到的春天。但,真的是這樣嗎?
營造業的工作,雖然有許多大型機械,但是在建築工程領域裡,依然高度依賴著人力,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分技術工與粗工。技術工是指能夠閱讀工程圖,可以將材料精確正確的在現場安裝或加工的具有一定工藝能力的師傅級勞動力。這部分台灣普遍面臨人力斷層,青黃不接與人力老化的狀態。原因是勞力與風險跟收入不成比例,願意入行學藝的誘因低而欠缺學徒與技術逐漸流失。技術人力逐年凋零已經有二十年以上了。
粗工部分,則屬於純勞力,主要是當技術工的助手,工地的清潔打掃或是物料的移動搬運等工作,進入門檻較低,只要健康且願意忍受勞力上的負擔即可,重點是不需要長期培訓學藝即可上線作業。政府開放進入的大多是這一類的非技術粗工。而這種移工雖然也屬於必要且欠缺的勞動力之一,但對於工程進度的貢獻有限。如果要期待大量的非技術移工的引進來壓低營造成本,應該是有限的。因為真正核心的勞動需求是技術勞工,是經過一段時間訓練跟培養經驗的,具有相當工藝水準的勞動力。
當移工不是專業技術工,那對於台灣營造業的勞動力欠缺,只會是雪上加霜而已。尤其是模板木工,鋼筋綁紮工,泥作工,石材工,金屬鐵作工跟油漆工等,都需要長時間訓練的手藝,才可能讓工地的進度推進。目前這些工都很難搶得到,加工資都不一定有人來。
政府官僚只想快速解決公共工程進度緩慢,發包不出去的困境。沒在思考營造業長期的工作人員的培養與就業。這一波缺工主要是廠辦案件暴增帶起來的,加上公共工程,都與聲量較大的營造業或是工業大廠的業主有關,而他們的需求就是補充工人數量跟壓低成本,避免延遲罰款跟虧損。工程品質跟手藝不是他們在乎的重點。而災難可能是,短期間大量的輸入非技術性移工後,這些移工在接受了非完整訓練的工程經驗後,必然進入本地的營造市場裡跟本地勞工在價格上競爭,競爭的結果很可能是劣幣驅逐良幣。本地勞工的價格再度被壓低,新人入行學藝的誘因又繼續消失,技術工藝與老化的現象繼續惡化。然後是技術倒退,工程品質也跟著退步惡化,呈現反淘汰,惡行的系統性循環。長期來說,將會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風險跟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