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蘇建榮周五在立法院報告總預算收入編列情況,預估明年底中央未償餘額達超過6兆,藍委斥其為「任內舉債最多的財政部長」,儼然罪大惡極;不過,舉債增加、財政變差,整體政府要負的責任,該是遠遠高於只能負責「收錢」的財政部。
依照財政部的報告,明年底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達6兆1337億元,占前3年度GDP平均值的32.6%,來到近5年高點。財政情況吃緊的不僅是中央而已,長期自有財源偏低、財政狀況不佳的地方政府,情況只會更差不會更好,地方為了配合前瞻計劃要擠出的配合款,對不少縣市而言也是難以承受之重。
關心政府財政情況者,當記得去年9月編列今年總預算時,號稱是近22年來首次總預算達成財政平衡,總統蔡英文還特別在臉書發文,稱許自己是「最重視財政紀律的政府」,結果不到1年就180度翻轉,舉債數字、比例等指標不是創歷史新高就是近年高點,而且還看不到盡頭。
何以致之?可歸責於政府與外在環境變化都是原因,不過,蔡政府的責任是遠遠比財政部大得多,因為在台灣政府體制下,財政部基本上是負責收稅、攢錢的角色,支出面則是主計總處主管,而且支出的項目與多寡又存在更多的「政治考量」。
財政情況會翻轉的短期因素當然是新冠疫情影響,經濟受創後稅收減少上千億以上;與此同時,紓困1.0、2.0、3.0一次又一次的撒幣,至少就要多花4200億元以上,而且可能尚未到終點。
不過,雖然疫情不是政府能管控的因素,但紓困該如何作、花多少,卻是百分之百操之在政府,這方面政府明顯的發錢發得浮濫不堪,幾乎是不問企業或個人是否受創、有多少支撐能力,都採「身份別」方式發錢,從小黃司機、遊覽車、民宿業者到文化團體、陣頭、舉牌人、賣玉蘭花…..,都可接受到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的「紓困金」,甚至連台塑這種龍頭企業都能領到19億元的紓困金─只是台塑說要留給真正需要的企業而未申請,但這些紓困金的浮濫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一個導致「花錢如流水」的原因,是軍購支出的增加。中美對抗升級、台美關係更近,美國批准的軍售案也增加;有人高興、大大肯定,因為提升台灣軍事力量;有人擔心台灣成美國馬前卒,兩岸緊張只好增加軍購,對台灣更不利。但不論正面反面看法,不能改變的事實就是:軍購特別預算大幅增加,而且不是今年而已,未來幾年都如此,算算這幾年軍購總經費也要超過7000億元,財政情況要改善也難。
最後一個因素則是蔡政府幾年前就種下的因:前瞻計劃。前瞻1.0與2.0的兩期特別預算總額超過8000億,計劃內容其實都是該放在每年正常的總預算中的項目。但蔡政府以前瞻計劃當包裹,一口氣「圈錢」超過8千億,全部以特別預算編列。即使發現當時通過前瞻條例時的項目必須調整,行政院還是不願把經費繳回國庫,反而移為它用,明顯違法,主計總處與財政部對此竟也都視而不見。
當然,如果真要深究,去年那個「22年來首度財政平衡」的總預算,就已充滿著「包裝術」─高估預算、低估支出,再把金額較大的某些項目切去特別預算,就有可能得到一個「平衡的預算」。
只是這個「平衡的預算」比過往更為「坎坷」,才開始執行就在年初碰到疫情,加上軍購增、前瞻2.0等,稅收也減,情勢逆轉直下,就此要被貼上「舉債最多財長」標籤,而且,大部份責任還在整體政府而非財政部身上,時耶、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