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游文玫談到,藝術界也有擔憂聲音,認為假若蘇富比、佳士得回到台灣,恐怕擠壓現有的本土拍賣公司。對此,她呼籲,政府應要做政策引導,如中國限制不能拍賣古董,只能拍賣當代藝術作品,因此帶動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發展;或者國際上電影合拍,也會規定要進用一定比例的當地工作人員,政府未來也可思索對此做出鼓勵或限制。
香港稅制商業條件佳 台灣5%營業稅將交易推出國外
不過,港台稅制差距也不僅於分離課稅。香港對藝術品拍賣收入實施分離課稅,稅率約為0.5%,此外由於行政區特性,過去並無進出口關稅,胡永芬對此便呼籲,台灣即便全部條件比照香港,還是不見得能搶回一半,香港局勢已經持續1年多,雖然國際畫廊沒落,但拍賣並沒有,因為商業條件仍是最好;此外拍賣金額支持仰賴高價作品,過去1年儘管香港拍賣收件數量降低,但成交價格並沒有減少,因為1000件拍賣品中,可能價格前100名的作品,就占總成交價的80%。
胡永芬指出,台灣目前進口時課徵5%營業稅,導致最好的作品很難進來,假設一家畫廊要運總共1000億的作品來台,即便未交易再送出去可以拿回退稅,但扣5%的現金成本實在太大;此外這也造成業界慣例,常是國外賣家跟台灣藏家在台灣談好後,再出口到鄰近免稅國家或地區交易,最後結果是台灣所有相關稅收都拿不到。
另外,台灣藝術鑑價制度仍未建立,對於接手國際藝術市場野心恐將造成隱憂。游文玫表示,關鍵是「先有鑑定才有鑑價」,講價錢之前要先談鑑定,這部分目前分2條路,一種是科學鑑定,利用儀器來輔助;另一種是人為鑑定,從藝術家風格、使用媒材、筆觸等,透過經驗來鑑定,科學鑑定需要成本跟時間,人為鑑定很快,但人才的養成則相當漫長。
游文玫指出,接下來還有問題是,鑑定完成後,誰來確定鑑定結果?畫廊協會曾跟文化部討論,是否要有國家級鑑定機制?但沒有人願意承擔,「因為承擔的人可能要常常跑法院」,如博物館、美術館的鑑定人員,只會鑑定館內展品,不太願意接涉及商業交易的鑑定案。
拍賣人才足以接軌國際?游文玫:台灣缺的是舞台
胡永芬則談到,過去藝術界一直呼籲政府,盡快有計畫培養鑑價人才,如果1年送5到8個人到國外培訓,2、3年後就有一定數量的人才,足夠組成鑑價師組織,就能催生公開、有公信力的機制。
而就未來倘若接軌國際,台灣是否有足夠拍賣人才?游文玫表示,其實台灣一直有人才,只是沒有舞台,她是第一個在中國考上拍賣官執照的台灣人,之後陸續也有不少台灣人考上,只要有市場就會有人才。但台灣目前拍賣會場次不多,造成許多拍賣、藝術人才要到中國或香港從業,如果台灣市場能做大,人才就不用飄洋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