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最終入主白宮的未必是贏得最多普選票的那個人。
歷史上曾經有過五位總統是在這種情況下勝出的 — 按選民投票結果當屬敗選,卻因為在選舉人團投票中獲得多數而勝選,成為總統。
這是由美國的間接選舉制度決定的。根據美利堅合眾國創建者在建國之初確立並寫入憲法的規定,總統和副總統由選舉人團投票產生,各州選舉人名額按各州在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員人數確定,即每州2名參議員加上眾議員;即使人口最少的州也至少有3名選舉人。
選舉人團由538人組成,一人一票,獲選舉人團選票超過270張既告勝選,選民投票結果是多數還是少數無關緊要。通常選舉人會把票投給本州最多選民支持的候選人,歷屆美國總統大部分也確實是選民和選舉人團投票的一致結果。
但是,雖然從制度設計角度講選舉人團制度旨在保證選舉公平,而從數學角度看,兩者的意願表達結果完全有可能相悖。如果一位候選人在幾個人口最多的州得票率不如對手,但在更多人口較少的州以微弱多數勝出,那麼他可以預期獲得比對手更多的選舉人票,勝選概率就更大。
下面來看看哪五位總統在沒有獲得多數選民選票的情況下被選舉人團送入白宮的。
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 1825)
亞當斯是美國第六任總統。他的當選可謂一波三折,驚心動魄。最終入主白宮前,他兩次失利,在選民投票和選舉人投票時都敗給對手。
1842年參加總統角逐的有4名候選人,都來自同一個政黨 — 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安德魯.傑克遜、約翰.昆西.亞當斯、威廉.克勞福德和亨利.克雷。
選票點算結果是傑克遜勝出,贏得選民和選舉人團多數票。但是,他獲得的選舉人票數比當選總統所必需的票數少了32張。
根據憲法規定,在這種情況下由眾議院投票決定,而且眾議院只能在得票最多的三名候選人中投票。因此克雷出局。克雷當時是眾議院議長。
眾議院投票,最後選舉亞當斯出任總統。實際上,傑克遜獲得的選舉人團票數比亞當斯多,99票對84票。
因為亞當斯當選後旋即任命克雷當國務卿,令傑克遜火冒三丈,怒斥黑幕操作,腐敗交易。
海斯(Rutherford B. Hayes,1877)
海斯是美國第19任總統。1876年大選跟1824年相似,最後當選的總統不是選民投票的結果,而是國會投票決定。不同之處在於這次的選舉危機前所未見,憲法裡也找不到答案。
海斯代表共和黨與民主黨候選人蒂爾頓(Samuel Tilden) 之間的宣戰十分慘烈。點票結果顯示,蒂爾頓獲得184張選舉人團選票,比當時規定最低得票數少了1票;海斯僅得165票。